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刘知几评史馆修史

时间:2009-7-24 13:46:33  来源:不详
私人就比较难。其次,政府也运用行政手段,责成有关部门征集史料,并限期送报史馆。唐、五代都订有《诸司应送史馆事例》的规定,据《唐会要》、《五代会要》所记,其搜集史料的围非常广泛,征集的办法也相当具体。这对提供修史的丰富史料和保证史料的真实程度起不少作用。当然,“求风俗于州郡,视听不该;讨沿革于阁,簿籍难见”的情况也是有的。搜集史料是一个相当艰苦的工作,史官修史,一靠文献档案材料,二要亲自询,古今是一样的。 

    刘知几又说:古代良史,直书不隐,“而近代史局,皆通籍禁门,深居九重”,“多士如林,皆愿长喙”,难以保密,言未绝口而朝野具知,笔未栖毫而缙绅诵”,史官坚持实录、直书,担心会“取嫉权门”,“见仇贵族”,因而心有顾虑,不敢直言。这又是切中史馆之弊的。 

    刘知几指出史馆修史的第四条弊端说:古人作史,是非进退可自作主张,故体统各殊,指归别,自成一。而今史馆,“多取禀监修”,主张不一,十羊九牧,一国三公,使人无所从。第五条弊端是:既设监局,“宜明立科条,审定区域”,“然“今监之者既不指授,修之者又无遵奉,用使争学苟且,务相推避,坐变炎凉,待延岁月。” 

    以上五点,除个别论点不甚确切外,大都是隋唐以来史馆修史之弊端。五条意见,综看来,集中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设馆修史多取禀监修,以长官意志、统治者的利害为标,从而扼杀的一之言。这是指指导思想问题。二是设馆修史丢掉实录直书的传统。这是指学风问题。三是设馆修史责任不专。这是指工作问题。所有这些,都是对史馆监修度腐朽性的具体揭露,其本质意义乃是对史馆监修度之专主义实质的深刻批判。 

    如所周知,设馆修史度的确立及发展是修史度官府化、衙门化的表现,是统治者垄断修史大权以实行封建专主义思想统治的重要标志。汉唐之际,史修史,虽有私修、奉诏私修、官修等几种情况,但仍以私修为主。私修之史数量多,质量亦高。前四史皆为私修的典,其中氏《后汉书》曾取代官修的《东观汉记》。及至唐初,官修占上风。唐初八史,六部由史馆官修,李延寿私修南、北二史,实属经官府审查。唐代史馆建立,完成封建政府对史学的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