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论清初明史馆馆臣的史学
最新热门    
 
包世臣的货币思想研究

时间:2009-7-24 13:46:41  来源:不详
的思想,以包氏的經歷瞭解中國社會在這一時期的社會現象,本文將就其的貨幣思想,作專門的討論。

一、包世臣貨幣思想的背景

  包世臣,字慎伯,安徽涇縣人,號稱安吳先生,著有《說儲》及《安吳四種》等傳世文章。包氏的貨幣思想,是因為清朝到了道光年間(1821-1850),貨幣制度因為銀貴、錢賤的問題而遭遇困難,亟須變通。不少官員、學者,都就貨幣制度提出改革的意見,[5]而包氏對此事亦極為關注,並有多篇專文提出意見。所以,要了解包世臣的貨幣思想,必須先對清朝的貨幣制度有所了解。

第一節  海外白銀輸入與明、清貨幣制度

  清朝貨幣制度,是屬於銀、錢並行的制度。其特點是銀兩與制錢並用,而且兩者都具有無限法償的資格,即王業鍵所謂的「銀銅複本位制」。[6]清代社會和明代大抵相近,大數交貿一般用銀,小數額則用銅錢,白銀在清朝貨幣制度中的有相當的重要性。[7]
  中國自、漢以迄,均以銅錢為主要流通貨幣,儘管唐代有飛錢,宋代有交子,代有中統鈔等名目主義貨幣一度通行,但銅錢長期仍為主要的流通貨幣。及後,明政府一度禁用銅錢,企圖以「大明寶鈔」作為單一通貨,終沒有成功,而寶鈔亦被市場拋棄。[8]明中葉以後,銀成為與銅並行的通貨,據全漢昇研究,從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西班牙佔領菲律賓後,西班牙人便在美洲秘魯及墨西哥各地所開發的大量白銀,便經菲律賓為中途站來到中國,初時每年約為數十萬西班牙銀元(peso),十六世紀末期已激增至每年一百多萬西元,到了十七世紀前期,每年更增加到二百多萬西元。1571至1821年間,西班牙人在西屬美洲運往馬尼拉的白銀約有四億西元,其中四分之一或二分之一都流入中國。[9]
  與之同時,尚有其他國家與中國進行貿易,當中最重要是英國。英國將大量白銀輸入中國,而英對華貿易的極端不平衡,令白銀大量流入。[10]自1708年至1757年的五十年,英國白銀輸入中國的數量約為6,485,3227.35鎊。[11]1776年1791年的十五年,英國白銀輸入的數量為3,676,010鎊。[12]前者的五十年,每年輸入的數量為13萬鎊,後者的十五年每年輸入數量為18萬鎊。另方面,明中葉後,大量的日本白銀,透過葡萄牙人及荷蘭人,輸入中國,減輕了晚明因美洲白銀輸入減少所帶來的影響。簡言之,明中葉至清乾、嘉年間,社會上能夠維持銀、錢並行的制度,實以此為重要條件。
  清順治十八年(1661),實施海禁,白銀內流之路受到阻礙,引起社會經濟衰退,乃造成所謂的「康熙蕭條」。[13]其情形可從時人慕天顏《請開海禁疏》窺見。該疏大約作於康熙二十年左右,即實施海禁的二十年後。疏文如下:

  自遷海既嚴,而片帆不許出洋矣。生銀……之途並絕。則今直省之所流轉者,止有現在之銀兩。凡官司所支計,商賈所貿市,人民所恃以變通,總不出此。……銀日用而虧,別無補益之路,用既虧而愈急,終無生息之期。如是求財之裕,求用之舒,何異塞水之源,而望其流之溢也。……于此思窮變通之道,不必求之於天降地出,惟一破目前之成例,曰開海禁而已矣。蓋礦礫之開,事繁而難成,工費而不可必,所取有限,所傷必多,其事未可驟論也。惟番舶之往來,以吾歲出之貨,而易其歲之財。……[14]

由此看出社會對外來白銀的依賴程度。幸而康熙二十三年(1684),海禁開放,海外白銀又復源源而來,清朝盛世的繁榮,在社會的物產豐盈,銀、錢充足的情況下,得以重現。
  由於在清中葉前,中國對歐洲貿易每年都有顯著的出超,即每年都有大量的白銀入口。銀元的不斷增加,故發生了「錢貴」的問題,即是制錢的價值比法定的比價為高。按清朝初年規定,制錢一千文值銀一兩,但自從清朝初年到乾隆中葉,銀每兩所能夠換到的制錢數目,僅為數百文。
  在乾隆初年,政府對社會上銀賤、錢貴的問題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