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论清初明史馆馆臣的史学
最新热门    
 
包世臣的货币思想研究

时间:2009-7-24 13:46:41  来源:不详
感頭痛。[15]於是希望藉政府的力量促使官民多用銀而少用錢,達到平抑錢價的效果。[16]直到乾隆中後期,情況才略為轉變,據陳昭南研究,乾隆三十五年前是屬於『錢貴』的階段,而乾隆五十年之後,形勢一轉,反成了『錢賤』之局,陳氏又謂:「(乾隆四十年後)錢賤的原因包括銅供應量相對於需求而增加、私錢的流通量激增、新貨幣(錢莊的銀票及國外銀圓等)出現,以及整個社會對於制錢的需要,對於銀兩來說,很可能也在逐漸降低。」[17]由此了解到包世臣所遇見社會現象的前緣,有助下面繼續討論問題。

第二節  包世臣所見白銀外流及銀貴錢賤之背景

  清嘉、道年間及道光年間(1821-1850),銀貴、錢賤的問題又再困擾着中國社會。其主要的原因之一,鴉片輸入,改變了中外貿易的形勢。嘉慶二十五年(1820),包世臣作《庚辰雜著二》一文,提到鴉片輸入中國的情況,其謂:

  鴉片產於外夷,其害人不異酖毒。故販賣者死,買食者刑,例禁最嚴。近年轉禁轉盛……即以蘇州一城計之,吃鴉片者不下十數萬人。鴉片之價,轉銀四倍,牽算每人每日至少需銀一錢,則蘇城每日至少即費銀萬餘兩。每歲即費三四百萬兩。統各省城大鎮,每年所費,不下萬萬……每年國家正供,並鹽關各課,不過四千餘萬;而鴉片一項,散銀於外夷者,且倍善於正賦。[18]

十九世紀後,每年都有大量的白銀流出,故道光年間(1821)後,銀貴錢賤的問題愈趨嚴重。故包氏又云:

  夫銀幣周流,礦產不息。何以近來銀價日高,市銀日少。究厥漏卮,實由於此。況外夷以泥來,內地以銀往,虛中實外,所關匪細。所謂鴉片耗銀於外夷者,其弊於此。[19]

由於清代的貨幣制度是錢、銀並行,銀貴、錢賤對一般平民百姓產生非常深刻的影響。故包世臣說:

  小民計工受值皆以錢,而商賈轉輸百貨則用銀。其賣於市也,又科銀價以定數。是故銀少則價高,銀價高則物值昂。又民戶完賦亦以錢折銀,銀價高則折錢多,小民重困。[20]

由上引一段,可以看出包氏認為銀貴、錢賤,對小民有極之的不利的影響,其主要有二:
  第一、在社會交易方面:因為一般平民百姓,出賣勞力,傭工受值,所以入的是錢。而商人販賣百貨,都是用銀計值。銀價高等於貨價高,一般平民百姓所處的地位日漸不利。
  第二、政府徵收賦稅方面:即是指以銀計數,然後折合錢數,向小民收繳。銀價高則所折合的錢數日漸增多,也使小民遭受不利的影響。
  根據上述分析,包氏認為銀價高則使商賈有利,使官府有利,而使小民不利。清代社會,一般而言大數用銀,小數用錢,小民的收入多為小數,故多用錢,而富人多用銀。銀日貴、錢日賤,等於將社會財富實行再分配,富人有利,而窮人日愈窮苦。故包氏又說:

  天下苦銀荒久矣。本年五月(道光十九年,1839),江西省城銀價長至制錢一千,兌庫紋六錢一分,是銀每兩值錢一千六百三十餘文。下邑不通商處,民間完糧皆以錢折,新喻(縣名,江西省,即包世臣曾短期做官的地方)現行事例,每錢糧一兩,櫃收花戶錢一千八百八十五文。除歸外抵飯辛勞錢五十八文,實歸官錢一千,准庫紋一兩,老幼皆知,今花戶完正銀一兩,連耗至用錢一千八百八十五文,不為不多。況兩年之內,年穀順成,刈穫時穀一石僅值錢五百上下,現當青黃不接,而穀價仍不過七百數十文。是小民完銀一兩,非糶穀二三石不可,民何以堪。[21]

以上一段,是包世臣用事實為例,說明銀貴、錢賤對小民的影響。由此可見,銀貴、錢賤對小民的不利的情形。
  包氏又認為國家因為實行兩種貨幣,即銀、錢並用,正給與商人以投機的機會。商人利用二者市價漲落的機會,乘機賺錢。於是上困官,下困民。他說:

  查各省上供,年額四千萬兩。除去民欠,報撥之數,每年不過千七八百萬兩。是外省存留,與起運幾相半也……至如本省公項,壇廟祭品,文武廉俸,兵餉役食;私用則延請幕友,捐攤抵飯,衙門漏規,漕務兌費。斯不受者,仍旨以銀易鏘應用,故出入之利,皆歸錢店。使市儈操利權,以上困官而下困民。[22]

上引一段,包氏提及到全國各省每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