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魏六朝文学中所见的西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职业
六朝疆域与政区述论
内藤湖南和陈寅恪的“六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
汉魏经学变迁与曹魏正朔
秦汉魏晋时期的太原经济
最新热门    
 
汉魏六朝父系意识的成长与“宗族”问题——从北朝百姓的聚居状况谈起(二)

时间:2009-7-24 13:46:42  来源:不详
人吉本起事被捕,后因锺繇证明茂与本“服第已绝”,方得不坐。到了北魏时,除了个别特殊情况,如诛崔浩案外,“族”刑牵连的亲属范围就更仅限于直系父系亲属了。“夷三族”范围的变化也与各个时代人们对亲属的亲疏界定分不开,它从含母党、妻党到仅限父系与父系意识的发展,与主导观念同步。
[99]《颜氏家训》卷一《兄弟》,第23页。
[100]《通志》总序。 [101]徐复观:《中国姓氏的演变与社会形式的形成》,收入所著《周秦汉政治社会结构之研究》,第342页。徐氏强调“姓氏”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作用,见第326、339—340、344页, 颇有见地,但他以为平民一旦有“姓”,就会有父系“宗族”组织出现,说见第326,过于简单化。 [102]牧野巽:《汉代の姓氏と亲系》,《中国家族研究》下,《牧野巽著作集》第二卷,御茶の水书房1980年版,第61-71页;徐复观上引书,第317-323页。 [103]见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文物》1974年第7期,第51-53页;杜正胜:《编户齐民》第5章,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版,第193—194页,到西晋时似乎仍有少数百姓无姓,盗墓发现“汲冢书”的人叫“不准”,可能就无姓。 [104]尾形勇就已注意到周代“姓氏”与秦汉以后的“姓”之间的“断层”,见所著:《中国古代的“家”与国家》,张鹤泉译,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2页。但他没有具体指出哪些“姓”是汉代新出现的。 [105]《元和姓纂》卷四.179. 卷八.58、卷八.249、卷六.224、卷三.150、卷五.177.、卷八.124、卷三.48。 [106]《元和姓纂》卷二.165、卷一○.117。 [107]见《华阳国志》卷一一《后贤志·常宽》曰“时蜀郡太守巴西黄容,……着……《姓族》……凡数十篇”,任乃强校补图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60页。 [108]如南朝陈的姚察,史称“尤善人物,至于姓氏所起,枝叶所分,官职姻娶,兴衰高下,举而论之,无所遗失”(《陈书》卷二七《姚察传》,第351页)。 [109]当然,洪氏所说的“希姓”不尽罕见,如“劳”姓。 [110]杜正胜前引1990年书,第194-195页。 [111]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皇子系母姓”,第61页、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 “汉人多从母姓”,第544-545页、张孟伦:《汉魏人名考》第10章“改名”,兰州大学,1988年、杜正胜前引1990年书,第194-196页。 [112]《三国志》卷六二《是仪传》,第1411页。林宝《元和姓纂》卷6“是”姓条将此事做为“是”姓的源头,实误。东汉汉安二年(143年)立的“北海相景君碑”碑阴题名有 “故修行营陵是盛字护宗”、“故干营陵是迁字世达”(见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同朋舍1994年版,第88-91页),均早于孔融改姓。可知是仪改姓前,营陵已有“是”姓,孔融只是提议用当地存在的同音的“是”姓取代“氏”而已,并非另造新姓。 [113]《三国志》卷八《张燕传》,第261、262页注引陆机《晋惠帝起居注》。 [114]《三国志》卷二二《陈矫传》注引《魏氏春秋》,第644页。 [115]《三国志》卷二二《陈矫传》,第645页。 [116]《三国志》卷四三《马忠传》,第1048页。 [117]《魏书》卷九四《抱嶷传》,第2021页。 [118]《三国志》卷一七《张辽传》,第517页。 [119]《周书》卷一七《怡峰传》,第282页。 [120]《三国志》卷一五《贾逵传》注引《魏略列传》,第486页。 [121]《晋书》卷五一《束晳传》,第1427页。 [122]《三国志》卷五三《程秉传》注引《吴录》,第1249页;又见《太平御览》卷三六二引《文士传》,第1667页。 [123]晚至北朝时,仍偶见改姓的情况,见《北齐书》卷四一《独孤永业传》,第544页。 [124]王充:《论衡》卷二五《诘术篇》,黄晖校释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27-28页。 [125]《论衡》卷二五《诘术篇》,第1032页。 [126]《汉书》卷七五《京房传》,第3167页。 [127]见《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第4166页,卜者王况对李焉语。 [128]参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72-81页。 [129]《晋书》卷一○二《刘聪载记附陈元达传》,第2679页。 [130]《后汉书》卷一○下《皇后纪下》,第444页。 [131]《三国志》卷二二《陈矫传》注引《魏氏春秋》,第644页。 [132]《三国志》卷五六《朱然传》,第1305、1309页。 [133]分见《三国志》卷四三《马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