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魏六朝文学中所见的西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职业
六朝疆域与政区述论
内藤湖南和陈寅恪的“六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
汉魏经学变迁与曹魏正朔
秦汉魏晋时期的太原经济
最新热门    
 
汉魏六朝父系意识的成长与“宗族”问题——从北朝百姓的聚居状况谈起(二)

时间:2009-7-24 13:46:42  来源:不详
长中的父系意识合拍。
  父系系谱意识的成长,也是随后家传、家谱纷出的观念基础。
  应当指出,这种观念主要是以《左传》、《国语》中的历史知识为基础的,并非人人所能掌握。原先只为少数儒生所垄断,但风气形成后在社会上会产生影响,不断由士人向社会其它阶层扩散。流风所及,到北朝时,不少普通百姓也能举出若干辈的祖先的名讳了,乃至知道祖先的来历。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姚伯多造像记中说

  姚伯多者,轩辕之苗胄,虞舜□后胤,官□……始祖留(刘--指前赵)时南□……□用为皇越兵将军,黑州□□司徒,□……公姚和留(刘)时镇南□将军、□州□□□石……留(刘)时太中大夫、江夏太守。姚乔(?)石(指后赵)时使部……尚书、冠军将军、上谷太守。姚(金+合)荫姚(指后秦)时四……县都盟统,吉阳保主。曲州令。祖姚车……和□□中□□□□北地二郡。父姚芨……[159]

记文有残损,但大意仍然很清楚。讲的一是祖先出自,二是祖上的名讳、官位,与汉儒墓碑上的内容相近。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160]这类说法未必可信[161],更多是表现了造像者的一种观念与追求。这种风气的出现与流行,应与北魏孝文帝时开始的“定姓族”确立门第序列有直接关系。这些造像者祖上往往有仕宦的经历,所以可以举出他们的官职,至于一般的百姓,记住的只是先人的名讳了。太昌元年(530年)的樊奴子造像上刻有奴子八世祖樊坦以下的名讳[162]。至于镌刻了曾祖以下的祖父名讳的造像就更多了[163]。这种对父系祖先的记忆与来历的追求,体现了普通百姓父系祖先意识的发展。前面提到《仪礼·丧服传》有言“禽兽知母而不知父,野人曰‘父母何算焉?’都邑之士,则知尊祢矣。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矣。诸侯及其大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认为因人的身份地位的不同,在记忆父系祖先上参差不齐,即父系祖先意识的发育程度高下不等。这种状况已逐步发生变化,不同背景的社会成员在这方面的差别正在缩小。这一意识的成长为后代形成父系“宗族”奠定了观念基础。

  2)父系继嗣意识的成长:绝后到过继与禁异姓收养

  另一方面,父系继嗣意识也在不断强化。汉文帝与晋武帝对绝嗣的儿子的态度,可见一斑。汉文帝之子刘揖(一作刘“胜”)封为梁王,史云“好《诗》《书》,帝爱之,异于他子”,立十年死[164],刘揖死而无子,当时身为梁王太傅的贾谊曾上疏建议“为梁王立后”,[165]不见采纳,终未为刘揖立后,结果,“无子,国除”,文帝只是将其另一子刘武由淮阳王徙封为梁王[166]。刘揖被谥为“怀”王,按“谥法”的解释,“慈仁短折曰怀”,刘揖“短折”不假,是否“慈仁”并不清楚。不过“谥法” 中关于“短折”的谥号还有“恭仁短折曰哀”、“未家短折曰伤”,[167]同样适合刘揖,文帝最终选定谥为“怀”,恐怕还在于“怀”兼有“怀念、思念”之意,寄托了父皇的追思。文帝尽管因爱子早亡而忧伤,虽有大臣提议也不为他立后,可见当时父系继嗣观念之淡薄。
  晋武帝的做法则大不一样,多次为数岁而殇的诸子立后。其子司马轨,“年二岁而夭”,“太康十年,追加封谥,以楚王玮子义嗣”。另一子司马祗,死时年七岁,无子,“以淮南王允子迪为嗣”。又一子司马演“薨,无子,以成都王颖子廓为嗣”。[168]武帝对他的弟弟无后也很注意,其弟司马兆十岁而夭,武帝践阼后,特以其子司马景度为司马兆之后,景度不久又死,又以第五子司马宪继司马兆后,又薨,复以第六子司马祗继为后,薨,又封第十三子司马遐继司马兆为后。武帝在为司马兆立后问题上锲而不舍,动因是 “(兆)少聪慧,有夙成之质。不幸早亡,先帝先后特所哀愍。先后欲绍立其后,而竟为遂,每追遗意,情怀感伤”[169]以实现其母的遗愿,这种遗愿本身就浸透了很强的父系继嗣意识,与汉文帝的漠然态度适成鲜明对照,足见近五百年间这一意识的发展。
  这种观念也渗透到普通百姓的头脑中。东汉初年,鲍昱为县长,县人赵坚杀人系狱,“其父母诣昱,自言年七十余,惟有一子,适新娶,今系狱当死,长无种类,涕泣求哀。昱怜其言,令将妻入狱,遂妊身有子”,[170]即是一例。《后汉书·吴佑传》记载的则是官员令无子的系狱待死者的妻子入狱同宿,以求得子,亦是怕人绝后。《晋书·良吏·乔智明传》记西晋时张兑事与此类似。
  异姓收养,经历了从上下通行到禁止的转变,也体现了父系意识的强化。东汉时“世人无后,并取异姓以为自继”[171]很普遍,曹魏时仍然被允许,魏初有人作《四孤论》,提出若干情况下孤儿被异姓“收养教训成人”是否应循礼教还本姓?参加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