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魏六朝文学中所见的西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职业
六朝疆域与政区述论
内藤湖南和陈寅恪的“六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
汉魏经学变迁与曹魏正朔
秦汉魏晋时期的太原经济
最新热门    
 
汉魏六朝父系意识的成长与“宗族”问题——从北朝百姓的聚居状况谈起(二)

时间:2009-7-24 13:46:42  来源:不详
始。此时“宗族”尚处在由多系“亲属群”转为“父系继嗣群体”的初始阶段,“父系意识”初步形成。当时史书中所说的“宗族”“九族”不可尽理解为 “父系继嗣群体”,其中也会包含母党与妻党。产生这一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动力是朝廷与儒生的推动与引导,由上至下缓慢扩展。[188]至于其意图以及导致这种变化的其它原因,还有待今后的深入研究。
  鉴于此,我们的眼睛不能仅仅盯在宗族上,而应如F.Steven Sangren所指出的,要把分析的目光扩大到当时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组织[189],需要对“宗族”以外的民间组织,如里社、僤、佛教影响下出现的“邑义”、“社邑”等,给予更多的注意,深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包括它们与后来宗族形成的关系。
  据此,以往认为的中国父系“宗族”自先秦以来存在连续性的假设是需要修订的,通常所说的隋唐妇女地位高也不应仅归于胡风的影响,也应考虑汉代以来的固有传统。方法上看,由于当时的“宗族”的自我认同尚不发达,依靠父系系谱而进行的家族史研究的适用性也要认真思考,概括的所谓的“家族”的特点也值得反思。对此,西方学者已有所警醒,开始重视“联姻”关系在当时的重要性,值得中国学者借鉴[190]。



[1]*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朝乡村社会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在修订过程中台湾中研院史语所邢义田先生、吉林大学历史系许兆昌先生、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秦兆雄先生与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James L. Waston(华琛)先生给予多方帮助;2002年1月就本文的研究曾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做过讲演,得到与会学者的指正;2003年1月又将此文提交本所中古史研讨会,本所诸多同仁多方指点,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2]侯旭东:《北朝村落考》《庆祝何兹全先生九十岁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182页。 [3]详见鲁迅:《鲁迅辑校石刻手稿》(以下简称“鲁”), 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年版,第二函第一册,第47-52页。 [4]“鲁”,第二函第五册,第969—973页。 [5]“鲁”,第二函第二册,第363-370页。 [6]分见僧哲等四十人造像记与僧通等八十人造像记(《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7册,第1-2页;第3-4页),王法现造像记、陈神忻造像记与邑子七十人造像记(“鲁”,第二函第二册,第411-414页、第二函第四册,第737-740页、第二函第四册,第747-751页),并参侯旭东《北朝幷州乐平郡石艾县安鹿交村个案研究》(待刊)。 [7]参邢义田《从战国至西汉的族居、族葬、世业论中国古代宗族社会的延续》,《新史学》第6卷第2期。到宋代以后,大体上南方以“同姓聚居”的村落为多,北方则“多姓聚居”的村落更常见。这一不同可见牧野巽:《中国にぉける宗族の村落分布にかんする统计的一资料——剡县乡志にっぃて》,《近世中国宗族研究》,收入《牧野巽著作集》第三卷,御茶の水书房1980年版,第171-262页,特别是第253-257页与河北定县的比较。 [8]《晋书》卷一○三《刘曜载记》,第2694、2701-2702页。 [9]《宋书》卷八八《薛安都传》,第2215页。 [10]《通典》卷三《食货》引,中华书局点校本,1988年版,第62-63页。 [11]如果只有一子,后代的规模无法扩大,至少应有二子。 [12]为便于分辨,现代意义上的作为分析概念的宗族用“宗族”来表示,史书中所使用的则不加括号。 [13]徐复观:《中国姓氏的演变与社会形式的形成》,收入所著《周秦汉政治社会结构之研究》,新亚研究所1972年版,第342页(此书后改名《两汉思想史》卷一)。徐氏强调“姓氏”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作用,见第326、339—340、344页, 颇有见地。 [14]如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页;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8-20页;赵沛:《两汉宗族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Maurice Freedman,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London: Athlone Press 1958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