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郑和航海图》并非《郑
郑和下西洋航海图考
郑和下西洋的船
郑和航海的终极点——比
试论郑和宝船
迄今发现最早的郑和下西
明初对外友好关系与郑和
关于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几
郑和下西洋和中国货币政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
最新热门    
 
郑和下西洋的国内军事背景

时间:2009-7-24 13:46:49  来源:不详

  探讨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原因,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从以来和初的历史背景出发,宏观分析明朝出动大军下西洋的实力、条件、动力,由此得出的“外交说”[1]与“贸易说”[2],的确言之成理、信而有据。但是,永乐时期的明朝何以在国家急需全力对付北方压力、稳定内部的同时,先后七次派出如此庞大的船队,前无古人地深入遥远的大洋,动辄在外游荡、滞留数年之久呢?仅仅从外交目的和贸易角度解释,尚且不够完满,所以,还存在第二种途径,即从微观的角度,探究下西洋的具体动因,由此得出了“踪迹建文说”等结论。“踪迹建文说”种种其实不能成立,需另撰专文讨论,本文的目的,是从郑和下西洋军队的庞大规模这个特别引人瞩目的环节出发,从历次下西洋时的明朝政治、军事行动中,去寻觅下西洋的另一种具体动因。
  永乐初年,西洋各国在明朝使节的鼓动下,纷纷前来朝贡,一派祥和盛况。西洋使节之遣,多为文官多为行人,间有按察副使、给事中、翰林待诏,武官多为千户,唯不见派遣大队海军随行。所以,郑和船队下西洋的确是一种十分突兀的重大军事行动,船队两万七千人的规模,仅仅用护航或操作大型船只来解释 [3],是远远不够的。
  郑和出使不止七次,所谓下西洋,应以郑和等自述“统领舟师”的七次为准,即永乐三年至五年、五年至七年、七年至九年、十一年(或十二年)至十三年、十五年、十九年、宣德六年(或五年)[4]。但郑和等人或以受命、或以自南京一带出发、或以自福州等地出发时间为起始年份,或以归港、或以赴南京复命、或以赴北京复命为结束年份,故所记年份不能反应决策、受命、出发、归港等的精确时间。郑和下西洋需要利用南海和印度洋的季风,所以一般是冬春出洋,夏秋归国。无论官方记载受命和复命于何月,均不能用以修正这个由自然地理规律所限定的事实,而受命、复命与实际出洋、归港时间的不同,正可以展示历次下西洋与政治、军事行动的密切关系。
  第一次下西洋,郑和受命于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目标是古里、满剌加等已经建立往来的国家。到十月,朱棣自撰赐满剌加国镇国山碑铭,说明郑和船队尚未出发。结合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壬子郑和归国 [5]的记载,可知郑和船队是永乐三、四年之际出发的。
  第一次下西洋的过程,与明朝对安南的战争环环相扣。从表面看,战争是在郑和出发以后的永乐四年四月才决策、七月才爆发的,但实际决策要早得多。永乐二年八月,老挝护送安南王孙陈天平来朝,诉说国家被黎氏篡夺之事。三年正月,朱棣遣使前往安南问罪,使臣尚未归还,又接到云南遭安南侵掠的报告,可能此时朱棣已动杀机。在下令郑和出洋的同月,安南请还陈天平,四年正月陈天平离京归国。朱棣是绝对不至于相信黎氏会拱手出让王位的,虽然派兵护送陈天平,不过是场面文章罢了,等到四月朱棣得到陈天平被杀的消息 [6],就迅速宣布发动战争了。总之,朱棣最早在三年二月,最晚在四年正月已经定策开战,与郑和下西洋的受命和出发正相吻合。
  永乐四年大军出发的同时,朱棣命占城阻遏安南。按,占城既是郑和船队出洋的第一站,又是船队归国的最后一站。五年五月在安南明军获胜,八月占城来南京献安南俘虏,九月郑和回国,三天后明军凯旋 [7],举行献安南俘虏的典礼。显然,占城所献的俘虏是郑和船队带回国内的,也就是说,郑和船队已于夏天进驻战场以南的占城,战争结束后扬帆归国,于八月回到南京。
  第二次下西洋,《实录》等失载,但郑和等自述之五年至七年,又和有确切时间记载的受命第三次出洋发生重叠,所以实际时间应为五年冬至六年(1408年)秋,时间之短,为历次所独有。此次出洋,当为护送来自遥远的古里、忽鲁谟斯等国使节回还,故可能不必亲至印度南部海岸,就经由暹罗等地 [8],迅速归国了。
  第三次下西洋,郑和受命于永乐六年九月。此前的八月,朱棣决定明年率领全军主力进驻北京。但在区画北巡的过程中,交趾发生了大规模反抗,明再发云贵川大军进攻。永乐七年(1409年)二月,增发的京军和朱棣同时离开南京 [9]。显然,郑和下西洋的决策,是紧随着皇帝北巡和交趾用兵的决策作出的。
  第四次下西洋,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