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
近臣与外官:试析北宋初
北宋亡国的缘由
试论宋朝的“祖宗之法”
恭愍王后期明高丽关系与
北宋两刘牧再考
唐后期五代江南地区的北
隋代手工业前后期生产重
隋代手工业前后期生产重
北宋西夏间贡赐交往中的
最新热门    
 
北宋后期文臣与宦官共同统军体制的流弊

时间:2009-7-24 13:46:51  来源:不详
]宣和初,宋中央还下诏对西部前线存在个别武将充任统军指挥官的情况加以纠正,所谓“诏西边武臣为经略使者改用文臣”[7]。在这种体制下,“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武将“领兵马,号将官,受节制,出入战守,唯所指麾”成为僵化的定制[8]。

  靖康元年九月,金军攻陷太原后,宋钦宗为加强京师的防御能力,采纳臣下 的建议,在开封四周建四道都总管府,以统领军队拱卫京师。但仍沿袭旧的文臣统军的传统,“以知大名府赵野为北道都总管,知河南府王襄为西道都总管,知邓州张叔夜为南道都总管,知应天府胡直孺为东道都总管”[9]。

  北宋前期,在重大军事行动中以武官大将为统帅的情况,到宋仁宗朝便已罕见,惟有狄青南征侬智高一例。此后,到宋神宗朝南征 交趾 时又曾昙花一现。熙宁八年,交趾势力侵扰南疆,宋廷最初任命吏部员外郎、知延州赵禼为安南道行营马步军都总管、经略招讨使兼广南西路安抚使,以宦官李宪为副使,领兵出征[10]。 据记载,出征前 赵禼因与李宪不和,宋神宗考虑用武将 郭逵替代 李宪。后在赵禼的主动退让下,才改以郭氏为主帅, 赵禼为副手 [11]。由此可见,即使像郭逵这样曾任 同签书枢密院事 高位的 宿将,也一度有被安排作员外郎级文官手下副帅的可能。

  综观宋仁宗朝以降的史实,不难发现凡有重大军事行动,通常都以文臣为主帅,突出者如宋仁宗朝范仲淹、韩琦等人在陕西前线指挥的对夏战争,宋神宗朝王韶在西北的开边活动等等。到北宋末年的几次重大用兵活动中,虽然权宦童贯往往扮演主角,但文臣同样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如在宣和时期的“燕云之役”中,童贯以 河北、河东 宣抚使的身份为主帅,蔡京之子蔡攸虽为副帅,不过宋徽宗却赋予其 监军的大权,所谓:“卿朕所倚毗无出其右者,所以辍卿为副,实监军尔。”[12]当获得辽燕京城后,宋廷又以文官王安中 出任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镇守燕山府要地。以后,王安中再任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继续出任河北重镇帅臣[13]。

  宋钦宗即位后,面对金军第一次南下的紧张形势,乃设亲征行营司,任命尚书右丞李纲为亲征行营使,以武将、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曹曚为副使,以指挥所有力量守开封城。此后,李纲再任京城四壁守御使,继续主持防务。

  到金军第二次围攻开封前夕,面对即将爆发的激烈守卫战,宋廷对京师兵力进行了组织和分配,委任文臣为城垣四壁提举官,以分别负责一面的城防要务。其中东壁提举官为孙觌,西壁提举官为安扶,南壁提举官为李擢,北壁提举官为邵溥,“每壁三万人,差部将、小使臣等七百员”。再以大臣孙傅为都提举,殿帅王宗濋为都统制[14]。可见北宋至灭亡之际,在紧急的战时状态下,也没有改变僵化的文臣统军体制。

二 北宋后期宦官在战时统军体制中地位的骤增

  北宋前期,宦官常常奉皇帝之命参与军事活动,但除宋太宗朝 大宦官王继恩曾出任剑南两川招安使,为当时镇压李顺起义的军事行动主帅外,其余则大都扮演耳目、监军的角色,如出任走马承受公事、地方兵马钤辖及都督之类职务[15]。总的说来在宋神宗朝以前,宦官尚未在统军体系中占有显著的位置。

  在北宋后期,即宋神宗以后,如前所述文官已掌管了各地的统军之权。但在实际用兵之时,宦官又往往受皇帝之命,直接参与指挥和统军,遂形成战时文臣与宦官共同统军的体制。北宋末,这一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

  宋神宗时期,用宦官配合文臣统军作战的情况开始突出。如在熙河之役期间以文臣王韶为主帅,不过宦官 李宪作为天子亲信,也以熙河经略安抚司勾当公事的身份,直接参与了指挥和统军。当时,宰相王安石即认为李宪权力过大,对此提出异议:“则李宪又同三军之政,如此任将,恐难责成功。”[16]但宋神宗仍坚持以亲信内侍牵制主帅的做法。故《宋史》卷四六七《宦者二·李宪传》称:“王韶上书请复河湟,命宪往视师,与韶进收河州。”在熙宁七年解河州之围的战役中,李宪便张天子黄旗以示将士,曰:“此旗,天子所赐也,视此以战,帝实临之。”

  宋廷准备征讨交阯时,如前所述宋神宗曾任命文臣为主帅,以李宪为副帅。在遭到各方面反对后,又命李氏“乘驿计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