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
近臣与外官:试析北宋初
北宋亡国的缘由
试论宋朝的“祖宗之法”
恭愍王后期明高丽关系与
北宋两刘牧再考
唐后期五代江南地区的北
隋代手工业前后期生产重
隋代手工业前后期生产重
北宋西夏间贡赐交往中的
最新热门    
 
北宋后期文臣与宦官共同统军体制的流弊

时间:2009-7-24 13:46:51  来源:不详
队将领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干预,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是一种进步的制度。但是,在具体决策军事、管理军队,特别是在战场上,统军和指挥者依然是专业的军事将领,文官并不干预其行动。这又保证了军事战略和战术实施的专业性、准确性,防止了非专业人员操作带来的失误。

  反观漫长的中外古代历史,虽然各个国家先后存在不同的军事体系,但将领统军和指挥作战的原则大致相同。中国在 先秦时期,已号称“官分文武,惟王之二术也。”[59]现代学者对此指出:在国君之下形成以相、将为文武首脑的官僚队伍,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战争技艺,也便于把权力集中到国君手中[60]。古代兵圣孙子则对“将”的角色如此评价:“夫将者,国之辅也,”“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61]这都说明专业性的将领在统军和指挥作战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武力因素在各国维系统治和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地位,军事将领还往往具有巨大的影响,甚至于操纵政局、改朝换代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北宋时期,高度膨胀的专制皇权与文官士大夫集团在政治上的结合,遂 逐渐造就出 文臣从中央控制军政到地方直接统军的现象,从而改变了一个时代的军事指挥体制 。其结果是来自武将群体对中央集权、专制皇权的威胁消失,但懵懂兵略、缺乏战场经验的文臣指挥作战,既弱化了军事将领的能力,无疑更严重地被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如 三川口之战后,新任知延州张存拖延赴任帅职,“乃云素不知兵,且以亲年八十求内徙”[62],实在是未经战阵的文人恐惧战争的自然表现。这便不能不导致边防上陷于长期被动挨打的局面。

  北宋后期,又出现了文臣与宦官共同统军的现象,即增加了骄横、无能的宦官的恶劣作用,只能更加重了原有流弊的危害。

注释:

[1]关于文臣统军的问题,王曾瑜《宋朝的文武区分和文臣统兵》(《中州学刊》1984年2期)一文有专门论述。北宋末宦官干政的问题,则在许多论著中都有涉及,由于此已为众所周知,这里便不加列举。

[2]参见拙作《北宋枢密院长贰出身变化与 以文驭武方针》,《历史研究》2001 年 2 期;《都部署与北宋武将地位的变迁》,《安徽师大学报》 2001 年 3 期等。

[3]《靖康要录》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以下简称四库本)。

[4]司马光:《乞罢将官状》,《司马光奏议》卷 32,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校点本。

[5]《宋史》卷一六七《职官七》,中华书局 1977 年校点本。

[6]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二五《官守志二》,四库本。

[7]《宋史》卷二二《徽宗纪》,中华书局 1977 年校点本 。

[8]刘挚《上哲宗论祖宗不任武人为大帅用意深远》,《宋朝诸臣奏议》卷六五《百官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年 校点本 。

[9]《宋史》卷二三《钦宗纪》。

[10]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一熙宁八年十二月辛亥,(以下简称长编)。

[11]《长编》卷二七三熙宁九年二月戊子。

[12]《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宣和四年五月九日丙寅引《北征纪实》,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年影印本。

[13]《宋史》卷三五二《王安中传》。

[14]《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四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15]有关例证见《宋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