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
近臣与外官:试析北宋初
北宋亡国的缘由
试论宋朝的“祖宗之法”
恭愍王后期明高丽关系与
北宋两刘牧再考
唐后期五代江南地区的北
隋代手工业前后期生产重
隋代手工业前后期生产重
北宋西夏间贡赐交往中的
最新热门    
 
北宋后期文臣与宦官共同统军体制的流弊

时间:2009-7-24 13:46:51  来源:不详
秦凤、熙河边事,诸将皆听节度”。此前,西师主帅王韶已内迁枢密副使,李宪遂事实上接替了其职[17]。元丰中,北宋五路出师讨西夏,李宪又是领熙河、秦凤路军马的统帅。当李宪出军后,宋神宗再下诏:“泾原路总管刘昌祚、副总管姚麟见统兵出界,如前路相去不远,即与李宪兵会合,结为一大阵,听李宪节制。”[18]终元丰时期,李宪长期主持熙河及秦凤边事。如宋人所云:“元丰时有李宪者,则已节制陕右诸将。”[19]

  宋神宗朝的宦官王中正也长期在西北统军。特别是在元丰四年对夏用兵时,鄜延路军马行动由经略安抚使沈括与经略安抚副使、武将种谔措置,王中正出任同签书泾原路经略总管司公事。由于沈括并不直接领兵出征,故王中正事实上掌管了本路统军大权。当年八月,又诏“麟府路并鄜延、环庆、泾原兵马出界后,并听王忠正(当为王中正之误)节制。”[20]可见王氏一时还管辖了三路大军。

  宋哲宗朝,宦官在统兵方面受到较大的压制,而维持文臣指挥和统军的体制。但到宋徽宗及钦宗时代,在用兵之际,宦官参与统军的情况极为突出,遂形成文臣与内侍共同驾驭武将的局面。

  在宋徽宗统治时期,以权宦童贯为首的宦官在军事系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童贯因得到宋徽宗的高度宠信,不仅长期主掌西北用兵大权,以后更入主枢密院,并以统帅的身份指挥了宋徽宗朝最大的两次军事行动,即南下镇压方腊起义和北上收复燕云的闹剧,一时成为最高军事指挥者。如:在镇压方腊起义过程中,童贯统帅了十五万大军,不仅刘延庆、王禀、杨惟忠及辛兴宗等诸将皆为其驱使,而且用兵地区统兵官也皆受其节制,宋徽宗还特别授予其“不得已,可径作御笔行下”的特权[21]。在第一次燕云之役中,童贯以陕西、河东、河北路宣抚使的头衔,“勒兵十万巡边”,种师道、刘延庆、王禀等诸将皆奉命行动[22]。难怪连蔡京之子都承认:童贯“遂浸领枢筦,擅武柄,主庙算”[23]。童贯在领兵北上时,宋徽宗也清楚“童贯宣抚北道,独帅重兵。其统领将佐及四路守臣、监司,并其门人故旧”的情况[24]。

  在北宋末,除童贯外,染指统军及指挥军队的宦官不乏其人,显著者还有谭稹、梁方平等人。当方腊起义之初,谭稹首先奉命统军出征。以后,童贯出任江淮荆浙宣抚使,谭稹改任两浙制置使,两人遂共同带兵南下,“朝廷遣领枢密院事童贯、常德军节度使谭稹二中贵率禁旅及京畿、关右、河东蕃汉兵制置江、浙。”[25]宣和五年,童贯致仕后,谭稹出任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继童贯之后成为主持北方前线防务的主帅。谭氏在任内曾招募当地数万汉人为义胜军[26]。宦官梁方平也在北宋末充当了统军将帅。宣和六年,“河北、山东盗起,命内侍梁方平讨之”[27]。当金军第一次大举南下之际,宋廷“遣步军指挥使何灌将兵二万扼河津,内侍、节度梁方平将兵七千骑守浚州,断绝桥梁,据守要害”[28]。还有记载称:“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29]可见梁氏当时握兵之重。

  在靖康 开封保卫战期间,虽无童贯、谭稹及梁方平之流宦官大帅,但宦官统兵的现象仍未消除,如当时朝臣所反映:“比闻防城所仍用奄人提举,授以兵柄。”[30]

  

北宋徽宗时期,宦官在军事行动中出任统军将帅的情况确实极为突出,特别是权奄童贯在兵权上更是气势熏天。但从总体上而言,内侍的活动并不可能取代“以文驭武”的传统政策,而只能是一种与文臣握兵权的结合。文官不仅在平时控制着各地的统军权,而且在战时状态下也并未放弃军队的指挥权。如宋廷与金联合攻辽之议,因方腊起义一度终止。童贯从两浙回朝后,“以谏取花石事”,与宰臣王黼产生一定的矛盾。王黼为了缓和双方的关系,遂大力支持“北伐”,童贯因此才能如愿领兵北上。童贯出师不久,蔡攸又名为为副帅,实则承担监视童贯的重任 [31]。当童贯遭罢免后,谭稹能够继任,也与王黼的推荐有关[32]。事实上,这一时期统军体制中文臣与宦官更为密切结合的现象,正是宋徽宗腐朽统治的产物。

三 北宋后期文臣与宦官统军体制的流弊

  北宋后期出现的文臣与宦官统军体制,可以说是宋代历史上的一大弊政,其流弊到北宋末年又产生了最为严重影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