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百年西方军事战略思想回
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
一九四九年前相对论传播
中国通史编著百年回顾
别了,“中学为体,西学
百年世事不胜悲
乡村危机与近代百年中国
百年接力留学潮
追寻“260年前北京知青
最新热门    
 
一百年前由译介西书产生的一场歧见——关于严复译《社会通诠》所引发的《民报》上

时间:2009-7-24 13:47:29  来源:不详
根本不能“系民生”。对于后者,章氏则认为秦以来中国早就没有“世业”制度,即不是宗法式的世代相传只能继承“祖业”,而是有择业自由。中国“实业犹未能竞进者,则以人无学术,欲骤变而有不逮”。
显然,章氏对这两点的批驳非常乏力,他局限于宗法的狭义,把“尊”仅定于“宗子”、“族长”,把“祖法”仅定为“世业”,而避开了宗法的变型,更忽视了观念长期存在的影响。诸如秦以后的皇帝仍以“君父”自命,小小的州县长官亦以“父母官”自居,宗法社会“家国同构”的影响显然还在。要之,严复借《社会通诠》来针砭中国的君主尊如帝天,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社会习于故常,不敢轻言变革,不尚竞争的痼疾,用心良苦而言之成理。而章太炎在“宗法”问题上仅注重了对各个时段制度的考据,但“制度”的形式和名称是可变的,这导致他在批驳“统于所尊”和“不为物竞”时狭隘地自限范围。

    三

严译《社会通诠》与汪、胡、章三篇批驳文章的歧见,除了极易发现的“排满”革命与“君主立宪”两派斗争这一政治含义之外,还有以下三点学术意义能给人启发。
其一是战国以后中国社会进步迟缓,在严复、章太炎两者的认识上如出一辙,但对这两千余年的历史阶段如何定性,或者找出进步迟缓的根本原因,他们却产生了分歧。严复称之为“宗法而兼军国”或“宗法居其七,而军国居其三”的社会,“宗法”导致人群重血缘种族而轻视政治、军事,“排外”,墨守祖法,不思进取竞争。章太炎则认为战国之前才是宗法笼罩的社会,战国以后宗法只有残留,不过是“补阙拾遗”。他把秦汉以来的社会称为“君主社会”或“专制社会”,认为两千余年中社会进步迟缓,祸根在君主专制。尽管他们两人均只着眼于社会组织中的上层建筑,未从经济基础的考察入手,但却显然起到了率先思考秦汉以来中国社会为何进步迟缓,以及如何为这段时期定性正名的问题。同时,在讨论社会历史的进程时,章太炎注重“制度”,而严复强调“精神”,两者适足以互相补充。
其二,这场论争更重要的学术意义也许在涉及翻译西书时如何“考迹异同”、相互参照上。进入19世纪后半期,中国开始有人专治西学,当时虽是处在“学习西方”的初级阶段,但恐怕为译书而译书,或者仅为“知彼”即认识了解西方而译书的情况是不多的,更主要的是想“拿来”或至少是“借鉴”西方的富强之术。出于这种动机,“考迹异同”,相互参照,乃至或明显或隐晦的比较和评判,势在必然。而当时西方真正了解东方和中国的人也不多,于是原作者以西方为坐标,对东方和中国认识失真之处必所在难免,而译者或因忠实于原著,或因膺服其学说,在“执西用中”时出现认识上的失误或价值判断上的偏颇,就可能遭到中学根底深厚、取“执中用西”态度者的非议和批驳。对于严复翻译西书,章太炎责之为“游学于西方,震叠其种,而视黄人为猥贱”;而史华兹则赞扬他能“在近代西方寻找人类未来的形象”(注:史华兹著、叶凤美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6页。);周振甫认为1895—1899年严复在思想上主张全盘西化,从1899年到1912年处于“中西折衷”(注:周振甫:《严复思想述评》,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99—250页。)。可见,在以“执西”和“执中”为两端而构成的光谱图上,把严复定位在何处,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还会有不同的看法。
其三,即《社会通诠》原作者甄克斯提出的“通”与“微”的关系问题。其原序(此仍按严译)说:“夫学,有通有微。通者挈纲维,溯流变,自繁赜而观其会归者也;微者剖体分肌,致一曲之诚,自同物而指其殊趣者也。今吾书,通也,非微也,学者若以是为未餍,而欲进其微者乎?”(注:《社会通诠·原序》,《严复合集》,第12册,卷首第7—8页。) 这就是今之所说宏观之学与微观之学的问题。宏观之学重在对长时段、大范围、大议题的总结和概括,强调的是普遍性,而且为建构体系和驾驭材料必然采取划分阶段、区别类型以及提出“模式”、“公例”等作法,它虽然仍以有关局部乃至个案的经验研究为前提和基础,但毕竟不能穷尽局部与个别。而微观研究则能深入到局部和个别的深处。再加上前述西方与中国在历史成迹和认知思维上的种种差异,所以对西方学说尤其是宏观之学的著作,中国的膺服者不难选择相合的事例以示赞同,而怀疑和反对者亦可选择大量的微观研究加以批驳,其“用心之妙”各有不同。从百年前因严译《社会通诠》而展开的争论,似乎至今还难有定论。不过从《社会通诠》在1904—1915年间连续印刷7次,社会上还有盗版;而对汪精卫、胡汉民、章太炎的批驳文章则连专门学者也未认真对待这一事实,说明严复那种“执西用中”的宏观译著,更能引起社会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上一页  [1] [2] [3] [4] [5] [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