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唐代的中央军事决策及其
唐代皇权高层基础演变
从74位状元的家世看唐代
唐代马祖和洪州宗
唐代的戒指
《中国礼制史·隋唐五代
20世纪唐代两税法研究评
论唐代军队的地方化
唐代的“传”与“递”
唐代外官考課的法律程序
最新热门    
 
唐代波斯國大酋長阿羅憾墓志考(上)*

时间:2009-7-24 13:48:17  来源:不详
同名歷史人物阿羅憾聯系在一起,使阿羅憾名聞遐邇,以號召人心。阿羅憾與王名遠一起在中亞西部建立羈縻府州體制以後,某位編撰者進而把他的事蹟添加進去,形成現存的文本。為了論証這個假設,我們嘗試分析一些對應關係。
            第一,瓦赫蘭的父親降生以前的時代,伊朗人的敵人主要是暴戾妖魔赫什姆的後裔、頭髮分梳的妖魔提婆,他們從北面威脅呼羅珊,此時會出現一種黑色的徵兆。塞雷蒂考證,這是指突厥人。[54]伊朗傳本《本達希申》第33章第26節則明確寫到突厥人。阿羅憾出生於616年,他的父親當出生於六世紀下半葉。563年前後突厥汗國與薩珊波斯瓜分悒怛,以阿姆河為界。但是不久突厥就強渡阿姆河,擴張勢力至於罽賓,將悒怛舊境完全據為己有,成為薩珊波斯東方的勁敵。
            第二,凱揚王朝是波斯傳說中的古代王朝,瓦赫蘭的父親是出自凱揚血統的凱,意思就是出身王族。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講述瓦赫蘭從小由國王的女僕養育長大時,提到一位婦女君主。這非常可能指普蘭或阿扎米杜赫特(630-631)。從阿羅憾在唐朝得到的待遇甚至高於波斯王族卑路斯、泥涅師師來看,他無疑也是波斯王族。他十四、五歲時,正是普蘭和阿扎米杜赫特在位之際。
            第三,這裏講到的地域,主要是伊朗東部和中亞。所謂拂菻人統治一年,很少可能指拜占庭人。如果理解成吐火羅人,那是上引《贊德•瓦赫蘭•耶斯恩》第4章第58-9節描述的形勢的發展。顯慶年間,波斯已亡,大食暫停東進,突厥阿史那賀魯敗亡,吐火羅暫時成為鐵門到印度河之間廣大地區最強大的力量。
            第四,瓦赫蘭主要依靠的是中國軍隊和來自阿姆河中上游的信度軍隊。龍朔元年(661),吐火羅道置州縣使王名遠立碑以記聖德,這個”吐火羅道”很值得注意。唐朝軍隊有”鎮軍”與”行軍”之別,”行軍”即為開往某”道”征伐而組織的征行部隊。下文將要談到,儀鳳、開耀年間(677-682)唐朝派兵護送泥涅師師復國,成立了”波斯軍”,即為一”行軍”,其所征之”道”為”波斯道”,即通往波斯都督府的行軍之路。”吐火羅道”應即通往吐火羅都督府的行軍之路,可能也有”吐火羅軍”開往此道征伐。在這支軍隊的支持下,王名遠、阿羅憾設置了十六個羈縻都督府,卑路斯在疾陵城出任波斯都督府的都督。阿羅憾是這次重大行動中連絡唐朝與卑路斯的關鍵人物。此時漢人起了主導作用,與《贊德•瓦赫蘭•耶斯恩》第4章第58-59節中漢人只是中亞諸民族之一的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
            第五,支那軍隊開往的韋赫河就是阿姆河,[55]唐朝建立的十六個都督府中,至少有月支(吐火羅)、天馬(解蘇)、高附(骨咄)、姑墨州(怛沒)、旅獒州(烏拉喝)、鳥飛州(護蜜)、王庭州(久越得犍)等八個位於阿姆河中上游及其支流流域。支那軍隊越過的巴爾赫河,當年也是阿姆河的一條支流,[56]唐朝設置的大汗都督府可能位於巴爾赫河流域。這一帶即吐火羅故地,是王名遠、阿羅憾活動的主要地域。君權授予凱(瓦赫蘭)時,有無數裝備精良、旗幟鮮明的軍隊,有人說來自塞斯坦。唐朝設置的波斯都督府就在塞斯坦,這是卑路斯活動的主要地域。大《本達希申》說瓦赫蘭來自迦布羅斯坦,即喀布爾河流域的罽賓-健馱邏王國,那是唐朝設置修鮮都督府的地區。這個地區也長期抵抗大食入侵。塞雷蒂已經指出,組成瓦赫蘭的伊朗聯軍的各民族,或是伊斯蘭早期仍然保持獨立的瑣羅亞斯德教政權,如裡海地區諸國,或是仍然有很強的瑣羅亞斯德教社團的地區,如帕爾斯,或是卑路斯活動的地區。[57]伊斯蘭時代早期保持獨立的地區之一為裡海南面的陀拔斯單,帕迪什赫瓦爾加爾也位於這個地區。[58]唐朝也知道它”世為波斯東大將,波斯滅,不肯臣大食。”(《新唐書》卷二二一下,西域傳)。至於大《本達希申》說到瓦赫蘭要奪取的信德、拂菻和突厥斯坦,位於信德和突厥斯坦之間的拂林,不可能是拜占庭。如果把這裏的拂菻理解為廣義的吐火羅地區,那麼就與唐朝設置羈縻府州的十六國的地域差不多。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