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关羽崇拜的塑成与民间文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
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
喜玛拉雅文化简论
文化人类学用于史前研究
中国转动世界——探寻世
中国文化史研究五十年著
钱穆的民族文化生命史观
钱穆的历史本体“心性论
最新热门    
 
唐文化史 对外文化交流编(三)

时间:2009-7-24 13:48:31  来源:不详
9]。薛登提出的理由是入侍质子受唐朝先进文化熏染,返国之后,一旦与唐朝交恶,将会对唐朝自身形成威胁。而唐玄宗在诏令中强调的理由则是向风慕化,应以诚信为主,质子长期离乡背井,寄居他国,违背了安土重迁的原则。这些意见或措施的提出,受到了当时具体政治环境的强烈制约,并不具有典型的意义。就唐朝的实际情况而言,质子制度一直是在对外交往中实行的一项重要的制度。

据文献资料反映,新罗、康国、何国、石国、米国、迦湿弥罗国、护蜜国、吐火罗国、天竺诸国、波斯国等,都曾向唐朝派遣人质[20]。充当质子者主要是输质国国王的儿子、弟弟,子侄,个别还有以国王本人为质者[21]。质子承担的官职主要为中郎将、果毅、折冲等职。充任质子的时间一般都很长,有些甚至是世代为质。米国质子米继芬,其父米突骑施“遐质京师,永通国好”,历任辅国大将军,行左领卫大将军。米继芬“承袭质子”,继续在禁军宿卫,永贞元年(805年)死于长安醴泉里私第,终年92岁[22]。何文哲是何国国王的后裔,因祖先在永徽年间(650-655年)入唐为质,遂留在了长安,何文哲卒于太和三年(829年),何氏后裔世代居唐已接近200年[23]。

入朝质子在唐朝授官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质子所在国的“蕃望大小”,一是质子本人在本国的官职高下。积累年资,质子官职还可以迁转。在开元六年(718年)吐火罗国质子阿史那仆罗抱怨授官太低的诉状中,反映了这方面的问题。仆罗本人是吐火罗国王阿史那般都泥利的弟弟,在本国任特勤,被遣入唐为质。仆罗在诉状中称:“仆罗兄前后屡蒙圣泽,愧荷国恩,遂发遣仆罗入朝,侍卫玉阶。至愿献忠殉命,以为臣妾。仆罗至此,为不解汉,鸿胪寺不委蕃望大小,有不比类流例,高下相悬,即奏拟授官。窃见石国、龟兹并余小国王子、首领等入朝,元无功效,并缘蕃望授三品将军,况仆罗身恃(特)勤,本蕃位望与亲王一种比类,大小与诸国王子悬殊,却授仆罗四品中郎。”并提到后来天竺质子瞿昙金刚等“数改转,位至诸卫将军”,而他本人自神龙元年(705年)授左领军卫翊府中郎将以来,经14年没有迁转。玄宗敕鸿胪寺“准例定品秩,勿令称屈”[24]。可知质子官职的授受和迁转都有成例可援。

此外,质子在唐还可由试官迁授正官,如当时任“试光禄卿、紫金鱼袋”的新罗质子金允夫在开成二年(837年)的诉状中称:“本国王命臣入朝充质二十六年矣。三蒙改授试官,再当本国宣慰及册立等副使。准往例,皆蒙特授正官。”于是被授以武成王庙令[25]。细味文意,金允夫要求“特授”正官,是因为根据以往成例,凡担任唐朝使节出使本国者,都可授正官。

金允夫两次充当唐朝使节出使新罗,表明不仅留居唐朝的外国使节可以反过来代表唐朝出使其本国,外国质子也可以唐朝使节的身分出使本国。元和七年(812年),新罗质子试卫尉卿、赐紫金鱼袋金沔为试光禄少卿、充吊祭、册立副使,随正使崔棱出使新罗[26]。元和十五年(820年),新罗质子金士信也作为副使出使新罗,他在上疏中称:“臣本国朝天二百余载,尝差质子宿卫阙庭,每有天使临蕃,即充副使,转通圣旨,下告国中,今在城宿卫质子,臣次当行之。”[27]表明至少对新罗而言,以入唐质子充任唐朝副使,几乎已经成为定制。

3.“贡人”

所谓“贡人”,是将人作为 “方物”,即地方土产的一种献给唐朝廷,供皇室或贵族官僚玩赏。一般而言,这些人大都具有迥异于常人的特点。如武德、贞观间(618-649年),扶南国向唐朝贡献两位白头人,“素首,肤理如脂”[28]。元和十年(815年),诃陵国贡献的僧祗童,则以肤色黝黑为世人所称道[29]。除了体质或生理上异于常人外,贡人常常还具有特殊的技艺。唐代最常见的贡人是一些从事歌舞或音乐职业的伎人,段成式称,宝历二年(826年),东国贡舞女飞鸾、轻凤,以荔枝、金屑、龙脑为食,“兰气融冶、冬不纩衣,夏不汗体”。歌声一发,如鸾凤之音,百鸟翔集;舞态艳逸,非人间所有[3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