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文化史研究五十年著
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
近五十年来的史学理论研
乾嘉传统与九十年代中国
在战争罪责与民族自豪之
五十年来中国大陆地区唐
近五十年来我国蒙元史史
十年来国内魏晋南北朝乡
五十年来中国港台地区的
通贯古今,回翔文史——
最新热门    
 
近三十年出土儒道古佚文獻在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與貢獻

时间:2009-7-24 13:49:40  来源:不详
十種以上。風潮所及,不但中國古籍中所有提及「大一」一詞者被一一重新檢視,其空前絕後的反輔、相輔,既「生」又「藏」的水生觀,尤其是討論焦點。由是而中國傳統古籍中唯一以「水」為生命重要質素的《管子‧水地》再度受到關注,也同步開啟再研究的熱潮。而由於開宗明義「大一」一詞的標示,道家的生成論之外,陰陽數術家的理論也被納入「可能」的判定範圍。
〈太一生水〉之外,在1994年上海博物館購自香港古物店的眾多文獻中有一篇被命名為〈亙先〉的文獻,一般亦推定為道家之作。它和〈太一生水〉一樣,也是由創生講到人事名言的建構問題。它首尾完具,共13簡,前6簡講「亙先」,類似於「道」的質性與自然界的生成,充滿了濃厚的「氣」化味。自7~13簡,講人事名言世界的建構與特質。在其所開列的自然與名言兩世界的構成中,「或」都是先決條件,不同的是,自然之生成,以「或」為先決條件;人事名言之建置,以「有」為前階。而且,不論是自然還是名言世界,〈亙先〉所強調的,似乎都只是先後順序,而不是子母關係。這類的說法,是現存傳世文獻所未見,或大別於傳統說法,相當特殊。
〈亙先〉與〈太一生水〉的出現,說明了(1)在先秦的宇宙形成論中,不只「氣」化一系,亦有「水」生的說法;即使是同樣的「氣」化,也未必一定就是系列的子母相生,亦有重視先後順序,而不強調子母關係的。(2)戰國時期的某階段[3],某群學者(比如黃老道家者)是否正流行著以創生與名論為主題,並將名論與政事相結合,作為其思想議題的討論?否則為什麼從《管子》四篇、〈太一生水〉和〈亙先〉都呈現出相同的情況?
(四)竹簡《文子》
1973年,與馬王堆三號漢墓文獻出土幾乎同時或稍前,在定州八角廊40號漢墓,亦即西漢宣帝時代中山懷王劉修的墓葬被發現了。該墓葬於西漢宣帝五鳳三年(西元前55年),內中277片,約共2790字的過火殘簡《文子》再一次引起世界漢學界的高度重視。因為,它的發現至少可以證明,先秦時代真有《文子》一書,《文子》非偽書。但,這並不包括今本《文子》的內容沒有問題。因為大約277片,2790字的竹簡《文子》中,被火燒過,文字內容散亂,殘損嚴重,無以確知其原有篇目、篇數與篇幅。拿它和今本《文子》對照,可以對應得上的,只有87片,約1000多字,分別見於今本中的5–6篇,〈道德〉篇對應算是較為完整的,各家研究因此多集中在這一篇。然而,因為文字內容殘損太甚,仍然沒有辦法解決今本《文子》的真偽及其與《淮南子》間,四分之三文字內容相重的問題。因為經仔細對照的結果發現,凡傳世本《文子》與《淮南子》相重的部份,全不見於竹簡《文子》,凡殘簡《文子》與今本《文子》相應的那一千多字,皆與《淮南子》無關。換言之,至少就當前的實際狀況看來,(1)殘簡《文子》與《淮南子》根本不相干,(2)今本《文子》的狀況正介於殘簡《文子》和《淮南子》之間。這不免令人懷疑,今本《文子》是否為竹簡《文子》和今本《文子》與《淮南子》重應部份的綜合體?今本《文子》去除與《淮南子》重應部份,是否較接近古本《文子》原貌?(3)今本《文子》與殘簡本《文子》應做不同處理。殘簡《文子》之「真」,仍不足以否定今本《文子》大部分內容「偽」或「鈔」的可能。
1996年6月與8月,在台北的輔仁大學與北京的五洲大酒店各有一場分別由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系與北京大學(陳鼓應先生)主辦的學術會議,專門討論殘簡《文子》的相關問題,共發表了二十幾篇論文,除了確定上述幾個論點之外,對於今本《文子》與《淮南子》四分之三相重的內容部份,究竟是誰鈔誰?或有共同的鈔錄來源?幾經討論後,大家都有了更審慎的態度。
其次,就殘存一千多字內容所呈現的天道與治道相關問題,無為、守靜、仁義、教化及兵道等議題,應可確定其屬黃老典籍。而且,今傳《文子》有十二篇,班固漢志卻說《文子》有九篇,今本《文子》和《淮南子》內容全相重者三篇,不相重者九篇,依次是〈道原〉、〈精誠〉、〈十守〉、〈符言〉、〈道德〉、〈上德〉、〈自然〉、〈徵明〉、〈上仁〉,今本與簡本相重應的五、六篇竟然全在這九篇之中,這種脗合,不免引起人浪漫的期望,似乎班志所載九篇古本《文子》的篇目確定與內容蠡測,已見曙光。

三、儒家古佚文獻
(一)〈五行〉與〈德聖〉
在馬王堆三號漢墓中,與隸體《老子》和黃老帛書同時出土的,另有篆體《老子》及其卷後附鈔四種古佚書。這四種古佚書都無篇題,整理小組依其內容,分別冠以〈五行〉、〈伊尹‧九主〉、〈明君〉、〈德聖〉等篇名,其中〈伊尹‧九主〉1500~1600字左右,藉伊尹與湯之問答,論述「法君」、「法臣」,充滿了法家刑名色彩;〈明君〉約500字左右,論攻戰守御之道,均非儒家文獻。屬於儒家文獻者,只有〈五行〉與〈德聖〉。〈德聖〉約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