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文化史研究五十年著
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
近五十年来的史学理论研
乾嘉传统与九十年代中国
在战争罪责与民族自豪之
五十年来中国大陆地区唐
近五十年来我国蒙元史史
十年来国内魏晋南北朝乡
五十年来中国港台地区的
通贯古今,回翔文史——
最新热门    
 
近三十年出土儒道古佚文獻在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與貢獻

时间:2009-7-24 13:49:40  来源:不详
王與龔之〉。兩篇小文,合共10支簡,388字,雜記昭王(應是楚昭王)的兩件佚事,皆為傳世文獻所不載。前者較完整,敘述昭王因服喪者訴說親人葬在新宮下而毀宮,明白彰顯儒家重喪與仁民的觀點。後者內容多殘,不能通讀,略述昭王因大尹之言,先不見,後卒見龔之。
上博簡第四冊另有〈柬大王泊旱〉、〈內豊〉、〈相邦之政〉和〈曹沫之戰〉四篇。其中〈柬大王泊旱〉記載戰國時楚「柬大王」的兩件佚事─亦即面對柬大王病疥和楚國大旱時之愁苦無奈。內中涉及有關軍事、官制、醫學、氣象、宗教等方面內容,應非儒家專屬文獻。
〈內禮〉共10支簡,第一簡背原題「內豊」,應是篇名。所記內容多與《大戴禮記》中的〈曾子立孝〉等相關,論為人君、臣、父、子、兄、弟之道,凡事但言在己者,不論在人者;並以「君子曰」敷論孝子事父母之道。李朝遠認為它或與《禮記‧內則》有關。[11]
〈相邦之道〉殘存四簡,共107字,原無篇題,整理小組以其末簡記孔子與子貢答問,涉及相邦之道,因以名篇。內容以孔子答君之問,先述「相邦」,再論「民事」。孔子並退告子貢,稱許其君能「不問有邦之道,而問相邦之道」。其所論「相邦」與「民事」之內容,雖因簡文殘缺,難以全知,然大抵述欲相邦者所需之修養及準備工夫,要「先其欲」,確定旨意與目標;再「備其強」,厚儲實力;並「靜以待時」。至其「民事」,則在「實官倉」,勸百工之事,「以實府庫」。其「君」,張光裕以為,或是魯哀公。
〈曹沫之陳〉原有45支簡,內容記魯莊公與曹沫之問對。前12支簡論政,後33支簡論兵,篇題〈曹沫之陳〉,應是歸為兵家之說。此文不見於傳世載籍,李零以為,應是佚失已久的古兵書[12]。因為曹沫在《左傳》中是以「曹劌」之名與兵家身分論「戰」。此篇簡文以魯莊公將為大鐘,曹沫入諫起論,前12支簡先論政,後33支簡皆論兵。其論兵,固是兵家學說,其論政,仍是儒家仁德本調。其論政,曰「修政而善於民」、「恭儉以得之,驕泰以失之」,當以「賢」稱,而不當以「無道」解。莊公因以毀鐘型而聽邦政,飲食起居清儉自勵,自是儒學本調。由〈仲弓〉、〈內豊〉、〈相邦之政〉及曹沫之論政,吾人可見戰國時期儒家後學之說在楚地流傳推衍之一斑。
(四)楚竹書《周易》與帛書《周易》文後附鈔古佚文獻
在上述各批出土的文獻中,除〈五行〉、〈緇衣〉外,另一較為特殊的文獻是《周易》,它雖非佚籍,卻一再地出現在近年出土戰國楚墓中。首先是馬王堆三號漢墓中的帛書《周易》及其後附鈔之多種古佚書,其次是阜陽漢簡《周易》,與上博的楚竹書《周易》。這幾種《周易》都不是古佚文獻,而和今本《周易》有相當多的對應關係;但,其卦序之排列多和今本不同,保存了《周易》較為原始的形式,楚竹書《周易》還很可能是先秦時期《周易》文本的基本面貌。它總共58簡,涉及34卦的內容,共1806字。較之馬王堆帛書《周易》大不相同的是,它只有相當於「經」的部分,亦即卦號、卦名、卦辭、爻辭,而沒有「傳」,比起帛書有〈繫辭〉,共5200多字,自然是少得多,卻更古簡。它的出土與特殊型態,証明了《易》學研究史上的「九六」之稱,先秦早有;它特殊的「ㄈ」符號,與「ㄈ上」、「ㄈ下」的紀錄,證明了,古《易》本有上、下之分,卻無「上經」、「下經」,或「上篇」、「下篇」之稱,但以「ㄈ」符號區隔,在中國《易》學的研究上有著重要的價值[13]。
馬王堆帛書《周易》卷後附鈔古佚文獻,多發揮或討論《易》之義理、吉凶,排除〈繫辭〉傳,共五種,依次是原無篇題,而被命名為〈二三子問〉、〈易之義〉,與原題為〈要〉、〈繆和〉、〈昭力〉等五種文獻。〈二三子問〉共2600多字,託二、三子與孔子之問答,闡述《易》之理,多談德義與君臣關係,充滿法治與民本色彩,合於儒門以道德教化說《易》之傳統,所據經文與今本、帛本《周易》都不同,所列卦序則與今本同。
〈易之義〉頗稱引或改動〈繫辭〉內容,敷衍成文,亦強調陰陽和濟之理,與動靜相迭之道。〈要〉共1648字,亦託學生與孔子之問答,論述學《易》不在占筮求福,而在「觀其要」。而所謂「要」,不在筮數,而在「德義」。所謂「德義」,即蓍卦之德與六爻之義,非即儒門道德之「德義」。〈繆和〉共5070字,託傳《易》之人繆和與「先生」之問答,解說《易》理,和〈要〉同樣不以「數」釋《易》,而直述卦爻之「德義」,並大量使用歷史故事以解《易》,開啟以史証《易》之先河[14]。〈昭力〉亦託昭力與「先生」之問答解說《易》理,卻非逐卦討論,而係揉合數卦、數爻之辭,綜合闡述其義,學者或以為其有戰國末期之學術特質[15]。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