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
关于国民党新军阀形成及
关于五卷本《东坡志林》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记忆的对话和中日关系的
关于叶利钦时代的若干思
最新热门    
 
关于郭店楚简《六德》诸篇编连的调整

时间:2009-7-24 13:49:42  来源:不详
,折(制)刑,教此民尔(黎),使六02之有向也,非圣智者莫之能也。亲父子,和大臣,寝四吝(邻)六03之帝虎(抵牾),非仁宜(义)者莫之能也。聚人民,任土地,足此民尔(黎)六04生死之用,非忠信者莫之能也。君子不卞(偏)如道。人之六05虽能其事,不能其心,不贵。求其心有为也,弗得之矣,人之不能以为也。性37凡人情为可悦也。苟以其情,虽过不恶;不以其情,虽难不贵。性50苟有其情,虽未之为,斯人信之矣。未言而信,有美情者也。未教性51而民恒,性善者也。未赏而民劝,含福者也。未型(刑)而民畏,有性52心畏(威)者也。贱而民贵之,有德者也。贫而民聚焉,有道者也。性53独处而乐,有内礼者也5。恶之而不可非者,囗于义者也。非之性54而不可恶者,笃于仁者也。行之不过,知道者也。闻道反上,上交者也。性55闻道反下,下交者也。闻道反己,修身者也。上交近事君;下交得性56众,近从政;修身,近至仁。同方而交,以道者也。不同方而[交]囗囗囗。性57同说而交,以德者也。不同说而交,以猷者也。门内之治,欲其性58囗也。门外之治,欲其折(制)也。凡说人勿吝也,身必从之,言及则性59结矣。慎,仁之方也,然而其过不恶。速,谋之方也,有过则咎。人不慎斯又过,信矣性49可知也。过十举,其心必在焉,囗其见者,情安失哉?囗,宜(义)之方也。性38宜(义),敬之方也。敬,物之即也。笃,仁之方也。仁,性之方也。性又生之。忠,信性39之方也。信,情之方也。情出于性。爱类七,唯性爱为近仁。智类五,唯性40宜(义)道为忻(近)忠。恶类参(三),唯恶不仁为忻(近)宜(义)。所为道者四,唯人道为性41可道也。凡用心之躁者,思为甚。用智之疾者,患为甚。用情之性42至者,哀乐为甚。用身之弁者,兑为甚。用力之尽者,利为甚。目之好性43色,耳之乐声,或(从月,郁)舀(陶)之气也6,人不难为之死。有其为人之节节如也,性44不有夫简简之心则采(采,从忄)。有其为人之简简如也,不有夫亘怡之志则缦(慢)。人之攷(巧)性45言利词者,不有夫诎诎之心则流。人之悦然可与和安者,不有夫奋性46乍(从犭,作)之情则矛(从心,柔)。有其为人之快(觖)如也,弗牧不可。有其为人之泉(从艹,愿)如也,性47弗父(从木,补)不足。凡人伪为可恶也。伪斯吝矣,吝斯虑矣,虑斯莫与之性48明。举之而毋伪。凡交毋央(从刂,央),必使有末。凡于路(客)毋畏、毋独言。独性60处则习父兄之所乐。苟毋大害,小枉,内之可也,已则勿复言也。性61凡忧患之事欲任,乐事欲后。身欲静而毋谴,虑欲渊而毋伪,性62行欲勇而必至,貌欲壮而毋拔:欲柔齐而泊。喜欲智而亡末,性63乐欲睪而有志,忧欲俭而毋惛,怒欲盈而毋囗,进欲逊而毋攷(巧),性64退欲囗而毋轻:欲皆虘(从又)而毋伪。君子执志必有夫皇皇之心,出言必有性65夫柬柬之信,宾客之礼必有夫齐齐之容,祭祀之礼必有夫齐齐之敬,性66居丧必有夫囗囗(懣懣)之哀7:君子身以为主心。性67
   说明
        1,六01原为《六德》篇首简。但原释文篇首使用省略号,而本简开头数字读作“此。何谓六德?”疑当依今读,本句实即一篇开端之语。与《五行》篇首书“五行”二字,然后历述五种德行类似。
        2,原释文于六05之后使用省略号。疑性37应紧接其下。因为第一,前面说一些事体“非圣智者莫之能也”、“非仁义者莫之能也”、“非忠信者莫之能也”,本句说“虽能其事,不能其心,不贵”,可以看作是文意的深入;第二,六05“人之”与性37的“人之”为类似的语言结构;第三,原《六德》与原《性自命出》篇均借“壴”为“矣”,在这个特殊用字上彼此相同。
        3,原释文于六05之后为原《六德》一篇的其他群组。这些简书虽然也多次说到义忠智信圣仁六德,但分别是君臣夫妇父子拥有的品格,而六01至05所说的六德则仅仅针对统治者而言,彼此名同而实异,不当系联。现改以原《性自命出》诸简衔接其后。这些简文讲述心性之学,与性37表达的转折之意相关。在相关诸简中,没有更合适的接续对象,也是这种处理的一个原因。
        4,性59之下原与性60相接,读作“言及则明举之而无为(从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