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
关于国民党新军阀形成及
关于五卷本《东坡志林》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记忆的对话和中日关系的
关于叶利钦时代的若干思
最新热门    
 
关于郭店楚简《六德》诸篇编连的调整

时间:2009-7-24 13:49:42  来源:不详
。成40   
 说明
       1,成31应在一篇之首,郭沂先生已论及,兹不赘。唯郭氏只在原《成之闻之》篇中调整简序,而考虑到成31至成33所说的“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和“夫妇之辨”,实与原《六德》篇主体部分所述“六位”、“六职”、“六德”对应,故改以原《六德》篇的主体部分接于其后。而在原《六德》篇方面,六01至六05已移入今《六德》篇,六06因而位于原《六德》之首。以“君子如欲求人道”接在“是故”之后,从文理讲,是可以成立的。而在意义上,“人道”与“人伦”亦有关联。故以六06接之。只是该简中段、下段已残,对判断如此处理是否合适,是有影响的。
        2,六47原为一个群组的首简,其下接六48,读作“……人民少者,以修其身。为道者必由此。亲戚远近,唯其人所在。”六47判读恐误,应改从今读。“人民”之前残缺文字大概是“大者以治”。用以“治人民”、“修其身”者,应当是成31至成33所说的天常人伦。又后文说“为道者必由”与六07“由”字之前,显然残一“不”或“弗”字。此句大致是接着六47“为道者必由……”而言的。从这两方面推测,六47恐应放在六06与六07之间。至于六48,另有接续,详下文。
        3,六07与六08的连接,参看裘锡圭先生按语。
        4,残简24与六11竹简宽度相当,字体与字距相同,而赏庆自当是上对下的行为。故试为缀合。六48原接于六47之下,六47另有安排,已如前述。六11简末的“材”字,似应读为“裁”,指取舍裁定。“裁此新就远近,唯其人所在”,是说在广泛的范围内考察人选,而无论其关系的新旧远近(就,疑读为“旧”)。如然,以六48插于六11、六12之间应该是适宜的。
        5,六22所述似非子德。又简书所述六德篇幅,君臣最长,夫妇次之,父德最短,至子德似不会反而又变长。因未觅得较好安排,姑从其旧。
        6,成40有勾状标识。原列于《成之闻之》一篇之末。郭沂先生在对该篇作有重大变动之后,仍以本简终篇。实则“六位”在原《成之闻之》篇中并未出现,在将成31至成33移出之后,本简与原《成之闻之》的内容更无关涉。今放在本篇之末,既与文意密合,又同篇首呼应,浑然一体,似更为合理。 

人虽有性
      凡人虽有性,心亡奠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性01奠。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性自命出,命性02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始者近情,终者近义。知[情者能]性03出之,知义者能内之。好恶,性也。所好所恶,物也。善不囗囗囗,性04所善所不善,势也。凡性为主,物取之也。金石之有声,囗囗囗性05囗囗囗虽有性心,弗取不出。凡心有志也,亡与不囗囗囗囗囗性06独行,犹口之不可独言也。牛生而长,雁生而伸12,其性囗囗囗性07而学,有使之也。凡物亡不异也者。刚之梪也,刚取之也。柔之性08约[也],柔取之也。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凡性,性09或动之,或逢之,或交之,或厉之,或出之,或羕之,或长之。凡动性性10者,物也;逢性者,悦也;交性者,故也;厉性者,义也;出性者,势也;养性性11者,习也;长性者,道也。凡见者之谓物,快于己者之谓悦,物性12之势者之谓势,有为也者之谓故。义也者,群善之蕝也。习也性13者,有以习其性也。道者,群物之道[也]。凡道,心术为主。道四术,唯性14人道为可道也。其三术者,道之而已。诗、书、礼、乐,其始出皆生性15于人。诗,有为为之也。书,有为言之也。礼、乐,有为举之也。圣人比其性16类而论会之,观其之囗〈先后〉而逆顺之,体其义而即虘(从又)之,理性17其情而出入之,然后复以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礼作于情,性18或兴之也,堂(当)事因方而折(制)之。其先后之舍(叙)则宜(仪)道也。又舍(叙)为性19之节则虘(从又,度)也。至容貌,所以虘(从又)即也。君子美其情,囗囗囗性20善其即,好其容,乐其道,悦其教,是以敬焉。拜,所以囗囗囗,性21其誉(举)虘(从又)也;幣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