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论子思学派对礼的理论诠
子思生卒年代考释
庄子思想中的道、一、气
始 者 近 情   终 者 近
最新热门    
 
子思作《孝经》说新论

时间:2009-7-24 13:49:43  来源:不详
至批评曾参过于顺从其父,乃至听任其父亲施暴、一味委曲求全的态度:
        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韩
    诗外传》卷八)
在孔子看来,使父亲身陷不义之地,就是最大的不孝。《谏争章》“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与《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的思想一脉相承。在仁与义的原则面前,孔子的态度很明确。当然,孔子反对为谏父之过而态度激烈,导致父子反目,故《礼记·曲礼》云:“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待日后气氛缓和时再谏,此与孔子谏诤思想并无扞格。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父子关系与君臣关系相一致。为父者与为君者均非圣人,孰能无过?因此,臣子都有匡扶君父的责任。《论语·季氏》云:“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将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无论是为人臣还是为人子者,都不应该“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这一看法在郭店楚简中也可以得到部分印证。楚简《鲁穆公问子思》云: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 
    矣。” 
“恒称其君之恶者”,就是“争臣”。《谏诤章》将争臣与争子置于同一体系中加以论述,既然为君者要有恒称其恶的争臣,则为父者要有能谏其过的争子,已是不言而喻。要之,“谏争”是孔子孝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 “争子”之说否定《孝经》,鄙见以为不可。 




①《隋书·经籍志》云:“孔子既叙六经,题目不同,指意差别,恐斯道离散,故作《孝经》
  以总汇之。明其枝流虽分,本萌于孝者也。”
②参见皮锡瑞《经学历史》页四一:“郑注《中庸》‘大经大本’曰:‘大经,谓六艺,而
  指《春秋》也;大本,《孝经》也。’汉人推尊孔子,多以《春秋》、《孝经》并称。史晨
 《奉祀孔子庙碑》云:‘乃作《春秋》,复演《孝经》’。《百石卒史碑》云:‘孔子作《春秋》、
  制《孝经》。’”盖以《诗》、《书》、《易》、《礼》为孔子所修,而《春秋》、《孝经》乃孔子
  所作也。”(中华书局,1959年版)

三、《孝经》体例与子思的文风 
    传统的看法认为,《孝经》为孔子或曾子所作。《汉书·艺文志》云:“《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云:“曾参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孝经》所记为孔、曾问答,但编撰者未必就是孔、曾。《孝经》起首即云“仲尼曰”,仲尼为孔子之字,古人以称字为敬,孔子岂能称己之字而自尊之? 《孝经》又屡云“曾子”,若果是曾子所作,又岂可自称为“曾子”?是亦非出于曾子之手。
朱熹以为汉初齐鲁间陋儒所作:“《孝经》独篇首之六七章为本经,其后乃传文,然皆齐鲁间陋儒纂取《左氏》诸书之语为之。”姚际恒曰:“是书来历出于汉儒,不惟非孔子作,并非周秦之言也。”但是,《吕氏春秋》的《察微》、《孝行》两篇已征引《孝经》之文②,是为《孝经》至迟在战国末年已经存在的强证;而且《孝经》在汉初即已立博士,授受端绪明晰,决不可能出于汉儒之手。
如此,《孝经》为先秦旧籍,为孔曾以后、《吕氏春秋》成书以前七十子或其后学所撰已无可疑,但具体分歧依然存在。
唐仲友《孝经解自序》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孔子为曾参言孝道,门人录之为书,谓之《孝经》。”此说不能举出证据,乃想当然而言。
何异孙认为“《孝经》只是曾子门人所记”。《礼记》有《曾子问》一篇,《大戴礼记》有《曾子立事》、《曾子本孝》、《曾子立孝》、《曾子大孝》、《曾子事父母》以及《曾子制言》上中下三篇,共九篇,均出于曾子门人之手,而其体例、风格与《孝经》截然不同(这一点将在下文详细论述),故此说亦颇难成立。 
王正己《孝经今考》认为《孝经》思想有五点与《孟子》相同,故大概可断定为孟子门人所作,其成书早不过庄子时代,晚不出《吕氏春秋》成书时代。武内义雄《先秦经籍考》也认为《孟子》中多有绍述曾子之语处,与《孝经》深有关系。我们认为,《孝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