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中西方上古社会的平
对上古人口土地情况的估
中国上古国家的产生及特
青铜之路:上古西东文化
中国上古帝王的农神色彩
孔子何以赞美《齐风·猗
从上博简《民之父母》“
鲁文化在中国上古区域文
最新热门    
 
从上古神话的流变看《楚辞》中的神话材料

时间:2009-7-24 13:49:50  来源:不详
其中所含原始神话的成分还是历历可辨的。

  通过上述分析,大致可以看出“夔组神话”从雷神到乐神又到灶神的演变过程。从材料的来源看,则原始神话材料以雷神为主,古史传说序列以乐神为主,民间传说以灶神为主。另一方面,这些材料也反映了重黎与夔之间,及其与炎帝、颛顼、帝舜间的关系:重黎与夔是部分重合的,颛顼与舜也是部分重合的。参之以《楚世家》“重黎为帝喾高辛氏火正”之说,则舜与重黎的关系与喾与重黎的关系同构,在这一问题上,舜与喾是同一的。颛顼与蝉的关系与舜与质(夔)的关系同构。这是我们进一步探索颛顼和炎帝神话流变的基础(舜迹的南迁问题,可参阅庄春波《舜征三苗考》)。
  有关炎帝的“圣迹”,古今传说较为集中的有三处:
  (1)湖北应山。《水经注·谬水》,《路史·后纪》罗苹注,《汉唐地理书钞》辑盛弘之《荆山记》,及《荆州图记》等均持是说。
  (2)陕西宝鸡姜城堡。徐炳昶《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第二章主之。
  (3)古河内冀州之地。《述异记》卷下记太原有神釜岗,有神农尝药鼎,《潜确类书》卷三十一记卫辉温县有神农涧。检诸先秦典籍,则《管子·轻重戊》称“神农作树五谷山之阳。”山在河南辉县西北,林县东南,一名沮洳山。《山海经·北山经·北次三山》:“……沮洳之山…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又北三百里,曰神之山,……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洹,滏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欧水。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是炎帝之少女曰女娃……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水当即淇水,经朝歌入河。黄水流注之洹,即流经今安阳小屯之洹水。滏水与上文曾提到过的滏阳有关。发鸠之山据郭璞注:“今在上党郡长子县西。”所出之漳水,即上文曾经提到的与黎地有关的漳河。
  另据一些专家学者的考辩,炎黄大战中的炎帝与号称炎帝之后的蚩尤其实为一。而《述异记》卷上:“涿鹿今在冀州……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头。今冀州有蚩尤川,即涿鹿之野。汉武时,太原有蚩尤神昼见……。”《云笈七签》卷一百《轩辕本纪》:“(黄帝)杀蚩尤于黎山之丘。”《尸子》卷下:“黄帝斩蚩尤于中冀。”《路史·后纪四》:“(黄帝)传战执蚩尤于中冀而诛之。”
  与蚩尤神话有关的地名,可以确指其地的约有三处:
  (1)东平寿张。《皇览冢墓记》:“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史记·封禅书》:“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
  (2)解州:《太平寰宇记》卷四十六:“蚩尤城在(安邑)县南十八里。”《梦溪笔谈》卷三:“解州盐泽,……卤色正赤,在版(阪)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
  (3)华州:“华州界有蚩尤城,故老言蚩尤阚姓。”见《续夷坚志》。总之,蚩尤传说以古冀州为中心,东及鲁西,西及潼关,这种分布方式值得注意。
  又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孔安国曰“九黎君号蚩尤是也。”而九、黎、鬼三者之间及其与古冀州的关系在上文已经详加考辩过了。
  号称为姜姓的蚩尤为九黎之君的说法与同样号称为炎帝之后的共工所率部族为祝融之后的姓苗民之说亦有同构关系。《楚辞·远游》:“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山疑。”王逸注:“炎神,一作炎帝”,“过衡山而观九疑也”。其之所以补入衡山,完全是因为炎帝与南间并无关系而做的弥缝之说。实际上炎帝与舜之间亦有部分重合之处。《说文解字·舛部》:舜作,从舛,舛亦声。匚炎为象形。从字形上看,两者间是存在相互重叠的契机的。如若此说能够得到确证,则“南方炎帝,其佐祝融”的说法中,就包含有帝舜(喾)与重黎间关系的映象。颛顼生自若水,这在《史记·五帝本纪》、《山海经·海内经》、《吕览·古乐》及《帝王世纪》等书中均无异辞。但自《水经注·若水》条将其地望指实为西徼若水后,在奉颛顼为祖神的部族的迁徙方向,亦即颛顼神话的传播方向及其原生态、次生态的划分等问题上就产生了种种异说。
  但据《竹书纪年》“颛顼产伯鲧于天穆之野,是维若阳,居若水之阳”的记载,其实不难推断出所谓产于西徼若水之说,与“此天穆之野……开焉得始歌《九招》”(《山海经·大荒西经》),《蜀王本纪》:“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等传说,恰能构成一个神话单元。因此其传播方向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所谓“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必须结合起来考虑。按《说文·又双部》:“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桑,又双木也。凡又双之属皆从又双。,籀文。”注:“而灼切。”而字日母,灼字药韵,若字为古日母铎韵,两者音近可通。故段注以为“盖若木即为扶桑”。而桑(木)的地望,据《山海经·东山经》的记载:“……至于无皋之山,南望幼海,东望木……。”郭璞注:“即少海也,《淮南子》曰:‘东方大渚曰少海’。”《后汉书·西羌传》注引《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