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中西方上古社会的平
对上古人口土地情况的估
中国上古国家的产生及特
青铜之路:上古西东文化
中国上古帝王的农神色彩
孔子何以赞美《齐风·猗
从上博简《民之父母》“
鲁文化在中国上古区域文
最新热门    
 
从上古神话的流变看《楚辞》中的神话材料

时间:2009-7-24 13:49:50  来源:不详
书纪年》:“太丁四年,周人伐余无之戎,克之。周王季命为殷牧师。”徐文靖《竹书统笺》以为余无之戎即余吾、无皋之戎的合称,《左传》闵公二年:“晋申生伐东山皋落氏。”《上党记》“东山在壶关县城东南,今名无皋。”《国语·晋语一》“骊姬曰:以皋落翟之朝夕苛我边鄙。”韦昭注:“皋落东山翟也。”《水经·河水注》:“清水出清廉山之西岭,东流迳皋落城,服虔曰赤翟之都也,世谓之倚亳城。”
  根据上述材料,则木的地望亦可间接推断了。空桑之地望亦当以燕代间为是,这样亦可与《山海经》之《大荒北经》、《海外北经》以附禺(务隅)之山为颛顼葬所的记载相合,而《海外东经》所记汉水所自出的鲋鱼之山,毕沅以为系《水经》窜入之文。郝懿行引《北堂书钞》所录证汉为濮字之误。即使如旧注引《水经》称“汉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则也不过与若木、若水一样,是中原传说在蜀地的投影而已。由颛顼及鲧禹等传说构成的一个神话单元,其在蜀地的流传,当从东周时期楚蜀间的文化交流关系这一背景来研究。
  徐中舒先生在《论巴蜀文化》一书中专辟了《试论岷山庄王和慎王庄践乔的关系》、《夜郎史迹初探》、《古代楚蜀关系》三个章节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虽楚在荥经地区是否设有岷山庄王等问题尚难遽定,但当时楚蜀间存在着密切的物质文化交流,并有移民于其地拓殖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它可从当时蜀文化深受楚文化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得到证明。
  就笔者所见,尚可补充以下几条材料:
  (1)《九章·悲回风》:“冯昆仑以雾兮,隐山文山以清江。”无论《悲回风》是否为屈子所撰,均可说明当时楚人对这一地区的了解和认识。
  (2)《史记·张仪列传》:张仪乃说楚王曰:“……秦西有巴蜀,大船积粟,起于汶山,浮江已下,至楚三千余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数虽多,然而不费牛马之力,不至十日而距扌干关,扌干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虽未直陈楚蜀关系,但自岷山至楚的交通状况从中可见一斑。
  (3)《山海经·海内经》:“西南黑水之间,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百谷自生,冬夏播琴。”王念孙注:“《后汉书·张衡传》注作广都,《太平御览·百谷一》(卷八三七)作都广,《木部八》(卷九五九)作广部,《艺文类聚·地部》(卷六)作都广,《百谷部》(卷八五)作广都,《鸟部》上(卷九十)同。”杨慎《山海经外补》:“黑水广都,今之成都也。”《华阳国志·蜀志》:“广都县,郡西三十里,元朔二年置。”曹学亻全《蜀中名胜记》认为即今成都附近双流县地。郭璞注:“播琴犹播殖,方俗言耳。”《水经注·汝水》条:楚人谓冢为琴。”故此毕沅指出:“播琴,播种也,冢、种声相近也。”郝懿行注:“毕说是也,刘昭注《郡国志》引《皇览》曰:‘县有葛陂乡,城东北有楚武王冢,民谓之楚武王岭’。然则楚人盖谓冢为岭,岭、琴声近,疑初本谓之岭,形声转为琴耳。”在记述双流附近的后稷传说时,不自觉地带出楚方音,正足以说明在中原地区与西南地区的文化交流过程中,楚地所处的中介地位和作用。

四、余论
  通过前一部分就楚先传说与鬼方间的关系所做的初步探讨,和对颛顼、炎帝神话核心地区及其流变的简要说明可以得知,祝融迁徙的总趋势是自北而南,《大戴礼·帝系姓》的有关记载,不仅“是以周代的地理来描述祝融各姓的居地”,而且基本上反映的就是西周至春秋间的分布状况。至于先此的早期分布,以《商颂·长发》“韦顾即伐,昆吾夏桀”的记述为例,据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考证,彭姓的别封豕韦(简称韦)与昆吾的别封顾“皆在黄河以北的豫北地区”,韦在滑县东境。顾即《世本》有扈氏与夏同姓之顾,亦即《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二年河水决于扈之扈。而昆吾地望,据《帝系姓》记载,“昆吾者,卫是也”,当代学者多以卫国后来迁都之濮阳当之,这种看法很有可能是出自对《左传》“卫侯梦见披发登昆吾之观”的误解。参照《帝系姓》中“李连者楚是也”的文例,及“是”一作“氏”的异文,可以说,这段材料记述的实际是族源问题而非地望问题。
  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康侯图殷》:“王东伐商邑征令康侯图于卫”。又《吕览·慎势》:“汤其无,武其无歧也。”高诱注:“,殷旧封国名”。《慎大》:“夏民亲如夏”,注:“读如衣,今兖州人谓殷氏皆曰衣。”《路史·国名纪丁》:,殷也,读如衣,本杜亳,契都。故不韦曰“汤堂约于薄。即卫”。昆吾的别封有苏的位置,《新唐书》称为今河北临漳邺故城西,《路史·国名丙》云在河南济源西北,由此可见,和韦、顾一样,昆吾及其别封的早期分布也是在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一带。
  昆吾之墟为卫,彭姓的别封为韦,其间的关系及其与《禹贡》“冀州”“常卫”既从,大陆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