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從三種律文的頒行年代談
对“历史主义批判”一文
刘基的病及对其诗文的影
关于《何止 唐伯虎故居
历史论文写作方法教研实
历史论文写作方法教研实
历史论文写作方法教研实
命题研究历史小论文的解
历史论文写作方法教研实
近年来国外对古代突厥碑
最新热门    
 
论柯文的“中国中心观”

时间:2009-7-24 13:49:59  来源:不详
际上,柯文采取的却是历史相对 主义的做法。
    历史相对主义倾向是柯文中国史观内在矛盾的根源所在。这在他的新著《历史学的三 把钥匙》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该著中,他一方面相信过去对于现实的影响是存 在的,认为历史学家作为“现实与过去的一个媒介”,只要他们“不停地、灵敏地和尽 可能地诚实”,是能够使过去和现实“在一定范围内能进行有益的交流”。因此,历史 学家要致力于追寻历史和历史研究的独特性,立足中国的内部传统,追溯过去,倾听这 些事实所发出的分歧杂乱、断断续续的声音,从中选出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探索其真意 。但另一方面,他又持历史真理的相对主义观点,认为过去事实与历史学家的历史是一 道永远不可逾越的界线,历史学家对这个过去的事实最终是无法理解、无法探知的。因 此,历史学家惟一可行的,就是采取折衷的办法,在“各自的层面”“各自的范畴内承 认其价值”,并作出自己的解释。[7]这种相对主义的做法,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矛 盾本身,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顿挫了他批判“西方中心主义”的锋芒,使他最终未能实现 超越的目的。
四 余论
    柯文的中国史观建立在对美国中国史学界“两极理论”系统批判的基础上,其提出的 “中国中心观”也是围绕传统与现代性这一根本问题展开的。他试图超越这对范畴,彻 底解构西方过去研究非西方国家的学术范式,从“殖民地史”的框架中解放出来。联系 到中国历史的具体实践,就是要求美国中国史学界摒弃旧有的研究模式,从根本上否定 以西方为标准的“现代性”来衡量中国社会的发展程度,真正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内部, 发现历史。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柯文的中国中心观既是一个史学方法问题,又是一个深 层次的史学理论问题。而且,对于我们来说,要真正把握美国中国史研究的走向及其学 术价值,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后者更有意义。
    美国中国史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如何跨越文化和政治疆界。换句话说,就是在西方 思想和文化传统中哺育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在研究另一种迥异于己的历史文化时,怎样 超越自身的思想局限。长期以来,美国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吸引了美国中国史学界 最有天分、训练最好的史学工作者,但他们不论是对思想史的研究,还是对社会、经济 、政治史的研究,都深深地陷于源自西方的“现代化叙事”中。他们依据西方式“现代 化”的尺度对中国的过去作了“正面”或“负面”的解读。这种曾影响整整几代人的中 国近现代史研究模式的最大特征是将“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认为中国的“传统 ”是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化的主要阻碍因素。虽然,他们有时也强调中国社会内部因素的 作用,但在他们的心目中内部因素仅仅只是对西方“冲击”作出消极、被动的反应。
    而柯文的“中国中心观”则与之相反,它的核心概念是必须以中国为中心。柯文认为 ,传统中国有自己独自的历史事态和其展开过程,社会内部结构产生的各种巨大力量会 不断地为自身的发展开辟前进的道路。所以,研究者必须从特定的历史实际出发,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而不是把它看成是“西方历史之实际或理论上的延续”[1](p7)。
    我们说,任何外来的“冲击”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只有通过中国内部因素的整 合才能产生作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柯文的“中国中心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学术 趋向,毕竟给“西方中心主义”还占支配地位的美国中国史研究领域打开了另一扇透视 中国的新视窗,为美国中国史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它对于克服长期支配中国史研究的 “西方中心主义”理论框架及其研究模式,促使美国中国史史家转向从中国历史本身出 发,根据对历史主体自身的认识,理出中国历史演进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柯文的中国史观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其最大者,恰好与其所批判的“西方中 心观”相对应。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新旧社会结构的替代过程:一方面是传统农 业社会旧结构的松动、萎缩、解体;另一方面则是工业文明新的社会结构逐渐增长、排 挤、取代传统农业社会结构。由此,使近代中国的历史呈现出“传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