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
别了,“中学为体,西学
都督中外诸军事及其性质
关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中国”名称和中国历代
论“中国文明的起源”
略论宋代中外朝贡关系与
岳飞“诏狱全案”中的判
是“冲击一回应”还是“
论柯文的“中国中心观”
最新热门    
 
“中外融通”与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

时间:2009-7-24 13:50:17  来源:不详
管一段”,致力于“本行”而无力他顾。很难设想,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出“中外融通”的人才。对此弊端,史学界早有觉察。记得1986年,齐世荣先生在天津师大与研究生座谈时就指出,治世界史的人也应学习国史,了解陈寅恪、陈垣等中国史领域的大家,读读《白诗签证稿》、《柳如是别传》、《明季滇黔佛教考》、《史讳举例》等名著。懂一些中国史,才会视野开阔,境界高远,研究问题起来才能触类旁通,游刃有余。马克垚先生对此也十分重视,他多次讲到,在研究西方历史时,要以中国人的眼光去审视问题,也要以中国史中的同类现象作为参照,才能获得独自、深入的学术见解。显然,如果将“中外融通”的学术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之中,摈除“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的做法,在注重专业与外语的基本训练时,让学生学习国史基本知识,了解历史比较的理论与方法,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如此长期坚持下去,我国的世界史学领域必将出现人才辈出、“群星闪耀”的兴盛局面。 

以上从三个主要方面谈了“中外融通”对我国世界史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必须指出的是,漫长时间与广阔空间的历史,决定了一个人乃至一个群体、一个学派的“学贯中外”、“学贯中西”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我们所说的“中外融通”,实际上相对于特定的历史时段与相对的地区范围内而言,而且这一“融通”应当立足于本专业的研究、并以解决相关的学术问题为鹄的。忽略本专业的基本训练与“个案”考察,或脱离实证研究去搞大而空的比较甚至动辄去构建某种“体系”,是很难真正地作到“融通”的。从根本上讲,“中外融通”应主要是指学术功底与学术境界而言,而非仅仅是一种具体的学术研究方法、可操作的研究模式或教学模式。这就决定了讲求“中外融通”是一个长期、艰难的学术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好几代人的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任重而道远”,但这毕竟是我国世界史学科要求得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诸多的有志者为之不懈努力。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