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经史之学与文史之学
四川甘孜阿坝地区的“高
浅析唐初“文学馆”现象
《张居正》引发文史之争
通贯古今,回翔文史——
评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
古代回鹘文史诗《乌古斯
徑行半月--“文單國”新
回族与其他一些西北穆斯
明代建文史籍的编撰
最新热门    
 
“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时间:2009-7-24 13:50:22  来源:不详
互联系,找出事物发展的过程,使考证立于更为可靠的基础。”见《略谈陈寅恪先生的诗文证史》,载《学林漫录》第五集,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下同);又台湾严耕望先生在《治史答问·史学二陈》中亦指出“考证之术,有述证和辩证两类别,两层次。……寅恪先生的历史考证侧重后者,往往分析入微,证成新解”。见其《冶史三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下同),第178页。两先生所言, 皆涉及陈先生在考证上突破了传统的朴学方法问题。)并以诗作时代的制度、政治、文化、社会习俗等材料与诗中描述相印证,不仅在治史方面开辟新材料来源,而且和以史治经本身也包括用传统史学方法来解经学一样,以史学眼光解诗自然也有从考源流、求通变的史学方法角度理解传统诗歌的成分,由此而创立了新的研究范式。其二是王国维之学本有得于西欧学术之助,(注:西学本以逻辑谨严,精邃周缜见长,王氏得其影响,不仅启发新见,治学上更能“摆脱传统之束缚,能言时人之所不能言,其论述经史,方法精密,态度客观”。详缪彦威师《诗词散论·王静安与叔本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第116页。 )而陈先生不仅在此点上与王国维相类,且西学造诣较王国维更复精深。多年游学欧美的经历,陈先生对西方思想学术理论及思维方式等了解非浅。除西方古典哲学、美学、神学、文艺学外,许多学者特别指出,19世纪西方史学中,赫德、尼布尔、洪堡得、兰克至阿克顿诸名家,均对陈先生史学方法和史学思想有潜在影响。(注:参见汪荣祖:《史学陈寅恪传》第54~56页、刘健明《论陈寅恪先生的比较方法》,《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第232~239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下同)。个人认为,在来自19世纪西方史学的影响中,还有一些观念性的东西成为陈先生终生所坚持的原则,如兰克对历史中人的因素的高度重视、阿克顿所强调的对自由精神的追求等。)这些影响造就了陈先生与众不同的认识问题视角。罗志田先生曾指出,有时“新的‘眼光’对学术研究的推进,或更胜于新材料的发现,而新‘眼光’本身也意味着新材料的发现”,陈先生的成就,“更主要的还是以新眼光看旧史籍,从常见书中读出了大量别人视而不见的重要材料”。这无疑是精辟之见。(注:罗志田、葛小佳:《文无定法与文成法立》,载《东风与西风》,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第130页。)

  陈先生运用“文史互证”方法考证历史,在实践上可分为相互联系而各有侧重的前后两期。前期重点在代历史研究,主要是引诗文中材料补充、考证史实,以探求古代的名物、制度、地理、风俗等,胡守为先生归纳为“纠正历史上记载的错误”、“说明历史的真相”、“别备异说”、“互相证发”、“增补阙漏”五端。(注:胡守为:《陈寅恪先生的考据方法及其在史学中的运用》,载《学术月刊》1980年第4 期。)后期对明末社会的研究,则更多地表现在借诗中材料对士大夫生活的各层面进行探索,通过对诗中古典和今典分析阐释,以一种“了解之同情”,深入古人的思想、情感与精神世界,将研究领域,扩展到人类心灵史这一历史最为隐秘的角落,方法上则从对本事的考据和词句的通释,进一步发展为通解性诠释。(注:有学者将其称之为:“诠释学”的研究方法,参见李玉梅:《陈寅恪先生之史学》,第162~167页;姜伯勤:《陈寅恪先生与心史研究》,《〈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下同))其间,陈先生利用他深湛的学问根底,卓越的史识和非凡的学术洞察力,通过从辨识真伪、考据字词典故、直到最后的文化阐释这样一个全面的理解过程,使一条条仿佛孤立存在的文史材料之间,不仅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更具有了说明历史真相的重大史料意义。(注:胡守为先生特别指出“以诗文证史是史料完备和史料鉴别的一种为人们所忽视的研究方法”。见其《略谈陈寅恪先生的诗文证史》,载《学林漫录》第五集。)而在此中,陈先生并投入他对文化的深挚感情和高明的判断想象能力,设身处地,神游冥想,与古人达到交流,使他所考之历史成为立体的、生动丰满的、“有血有肉”(注:余英时先生语,见其《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出版。(下同))的完整世界。

  尤其要看到的是,陈先生从诗文中所开掘的史料价值,不仅表现在从制度名物诸方面的史源补充,而且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