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从《二年律令》的性质看
从《史记·货殖列传》看
从《甲渠言部吏毋嫁聚过
从《齐民要术》看少数民
从《清明上河图》和《东
从《老乞大》《朴通事》
从《申闻状》看宋孝宗北
从《延祐四明志》及《至
从《慧鸟本生》到《狮子
从《弥勒会见记》到贯云
最新热门    
 
从《读书杂志》看社会史论战(1)

时间:2009-7-24 13:50:48  来源:不详
无帮口的作家供给发表主张的园地,即是起码的民主斗争。”6 

实践证明,王礼锡的告白是真诚的。他说这番话的时候,其身份是一位编辑,而不是一位论战的参与者。他所谓“不主观地标榜一个固定的主张,不确定一个呆板的公式去套住一切学问”,与他确定的“以唯物的辩证法做武器”的指导思想并不矛盾。事实是,参加论战的学者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前提,即所谓“唯物的辩证法”。在这个共同的大前提下,他们的主张五花八门,提出的“公式”各式各样,作为编辑,当然不应该“确定一个呆板的公式去套住一切学问”。王礼锡的方针,用当代的术语说,就是: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这种兼容并蓄、不拘一格的自由马克思主义的办刊方针,客观上为共产国际派共产党人提供了言论园地,也为国民党的“新生命派”、共产党的“托派”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提供了舞台,使杂志内容丰富而庞杂、热闹。据托派成员王凡西后来回忆,王礼锡“每尝以蔡培自况,故作家中自陶希圣等起,中经斯大林派,一直到我们托派,他都一视同仁。在1930年初期,他跟反对派特别接近些,刘仁静、李季、王独清、彭述之、杜畏之、彭桂秋、吴季贤等都和他来往甚密。”7正因如此,王礼锡在中国大陆曾经被指责为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的反动文人,这显然是出于阶级分析方法的机械推演,缺乏事实根据。事实是,国民政府当局对王礼锡这种自由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颇感头痛,曾设法予以干预,《读书杂志》在“黑暗所笼罩下”遭到“一班恶魔的毒辣的攻击,以至于体无完肤”,“谣诼交至,狂吠四起”,“不必检查即普遍没收”。 

须指出的是,当时许多学者的生活处境非常困窘,写作环境极其艰苦,出版著作很困难,王礼锡客观上为这些学者解决了生活困难;不但使他们的观点能够得到通畅的表达,还通过稿酬解决了他们的实际生活问题,造就了一批出色的理论家,出了一大批理论成果,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传播、为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国社会,甚至为中共“半封建半殖民地”结论的深入论证和定型,都作出了贡献。说他是社会史论战中的蔡元培,是不过分的。 

当然,王礼锡中立、超脱、人道的立场是编辑的,限于组稿和编刊,而非学者的。作为有权利的编辑,他没有滥用特权,没有搞话语上的霸权。但是,作为学者,他却有自己“固定的主张”和“公式”。他本人也发表了一些社会史方面的理论文章,并且与胡秋原一起,形成独具特点的一派,后世称之为“读书杂志派”,直接成为参战一方,并不中立、超脱。不过,作为学者的王礼锡显然算不得优秀。他的论战观点,明显受胡秋原影响,基本与胡一致。例如王《古代的中国社会》提出:“中国殷代以前,已经脱离原始社会,进于氏族社会。不过氏族社会始于何时,这是无法推断的。中国有信史自殷代开始。殷以前,都是传说时代。殷代是正在崩溃中的氏族社会,而有初期封建社会之萌芽。”即来自胡秋原《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草书(上)》。后者提出的中国社会史分期是:原始社会时代,殷以前;氏族社会时代,殷;封建社会时代,周及春秋战国;专制主义社会时代,秦至清末;专制主义半殖民地化时代,鸦片战争以来。可以说,王在社会史论战的见解上并无多少创获。这同时也就可以再次印证,王礼锡具有双重身份:一是自由主义的中立超脱的编辑,二是马克思主义的有倾向性的学者。王礼锡对这双重身份的处理,相当成功。 

二 王礼锡的同志胡秋原 

王礼锡学术思想和私人感情上最投合的朋友是胡秋原(1910-),然而无论是学术思想还是个人经历,胡秋原都比王礼锡复杂得多。 

胡秋原,原名胡业崇,又名曾佑,别号石明,湖北黄陂人。1929年赴日本,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及普列汉诺夫等人著作,积极关注并参与国内的社会史论战,成为“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放弃日本学业,在上海主办《文化评论》,宣传抗日。1935年,受第三国际中国代表团之邀,赴莫斯科访问,对苏联深感“失望”,放弃马克思主义,转而宣扬“新自由主义”和“文化史观”。1945年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委员,1948年当选第一届“立法委员”。1949年去香港,后去台湾,任“中央研究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