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三国志演义》原编撰者
浮出水面的北一辉——有
从唐、日本及新罗典籍中
近年来九品中正制研究综
近年来日本的元史研究
重读梁方仲——有关中国
论先秦青铜器铭文之制作
宋元时期有关货币本质问
近年来中华民国史研究述
近年来宋史研究的新进展
最新热门    
 
有关近年中国明清与近代城市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时间:2009-7-24 13:51:07  来源:不详
丛书中的一部,该丛书的宗旨,是以每个朝代的首都和一些大城市为中心,描述城市中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情、民俗等各方面的情况,由小见大,由近及远,借以达到了解当时社会前进、历史发展情况的目的。除赵世瑜的著作之外,还有《消逝的太阳——代城市生活长卷》、《城墙倒塌以后——代城市生活长卷》、《都市中的游牧民——元代城市生活长卷》、《飘摇的传统——明代城市生活长卷》等,被赞为关于中国历代城市社会生活研究的代表性著作。而赵著作为该丛书中独立的一部,对年鉴学派史学家的“总体历史”理论作了自己的探索与追求,这是该丛书中其他几部不具备的。在该书的自序中,作者即开宗明义地提到,他提供的并不是一部关于城市的政治史,尽管书中将涉及政治这一城市的重要属性,但是关于发生在城市中的政治变动、改革甚至革命、关于官僚机器中的尔虞我诈和制度的层叠架构等却不是作者关心的主要方面。该书也不是一部城市的沿革史,关于城市的规模、建置等等历史发展,他认为是历史地理学家的事情,尽管空间的尺度始终也是在书中需要用到的尺度之一。作者想要提供的,是一部城市社会生活史,一部由各种表面上看起来微不足道、琐细至极的生活层面组织起来的历史。

    据该丛书要求,是要用比较通俗的写法,讲述比较学术性的内容。这种写法在几年前曾十分盛行,初衷是可以将趣味性与学术性二者兼顾。以达到扩大发行量的商业目的,但结果往往是左右不讨好,出现了一批在学术上轻描淡写、没有深度’同时也兴味索然的作品.当然,这里绝没有将赵世瑜的书归于此类之意,但正如作者自己也察觉到的,这种体例确实限制了此书本可以就某些问题进行的深入思考和发挥。诸如该书谈到清代城市中的众多人口,正是传统的农村社会结构开始解体的产物,谈到中国城市街区内部的变化以及在各不同阶层人之中形成的空间活动网络等,都一笔带过,未能深人剖析,作者称此书为“浅尝辄止”,虽系自谦,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事实。关于城市社会生活史研究,本文在下面谈到北京城市研究时还要详细讨论,此不复赘。

以上几部关于明清城市史的著作作者都是历史学家,写的也是以文献为主的史学著作。刘凤云、赵世瑜二人的视角颇具新意,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但即如赵著,毕竟是几年前的著作,在无论视角还是研究方法上尚未发生质的突破,看起来反而未达到韩著的厚度。除了体例与篇幅的限制之外,题目过大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地域辽阔,城市类型众多,不同类型的城市具有不同的面貌与性格,聚集的人物也各不相同,以一部二十、三十万字的著作,在高水平的个案研究尚不很多的基础上,很难面面俱到地概括完全,更遑论深入。由此亦可见,对于城市史的研究者来说,对各个不同类型的城市,从不同视角、以不同方法各自进行细致入微的方方面面考察,也许是使研究水平真正提高的途径之一,而这却正是当今研究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四

 

    具体到明清时期对各个城市的研究,总的看来以描述性、通俗性的作品为主,或介绍名胜古迹,或渲染当地风俗,旨在为旅游观光服务。还有些虽然为学术专著,但仍然采用传统地方史志的角度和写法,把地方历史作为通史的缩影处理,强调的是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