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代的女权
反纳粹运动中的歌德勒团
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
清代史馆的人员设置与管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
历史哲学危机时代的史学
关于叶利钦时代的若干思
试论明代的州县吏治
清代刑案中记录的蒙汗药
清代前期的官商
最新热门    
 
清代的劳动力状况和各从业人口数的大体匡测

时间:2009-7-24 13:51:36  来源:不详
样在城市人口中,政府官员、吏役、兵弁,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如幕僚、长随、奴仆,便是不可少的。既为城市,必然会有商号铺户,于是便出现商人、小摊贩、伙计、学徒等等。很多城市还是交通中心,车把式、船工、挑夫和各种搬运工丛集。一些稍大的城镇,因为人来人往,需要休憩娱乐场所,从而戏园、酒楼、茶馆以及堵场、青楼妓院、看相、算命等等,便应运而生,这又聚集着一大帮人。至于像前面说到的一些专业性城镇中的各色手艺工匠,更构成人群的主体。

 

因为城市的包容性远比农村大得多,常常是各地流民、游民汇聚的地方,一些生活较为富裕、追求犬马声色的人,也喜欢长期耽搁在城市。江南一带有所谓城居地主,他们就阖家住在城市。在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既是统治者集中之处,也是各种帮凶、狗腿子混迹的好地方;既有追利逐末者,也有更多的为求取一饱而四处奔忙者;有各种手工业、工艺生产者,也有庞大的游食寄生群。在城市,同时也是精英们会聚的场所和各种藏污纳垢的区处。城市的性质,城市的特点,决定着城市职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各种从业人口数的大体匡估

 

清代,农业是主导产业,在全国人口中,约有90%左右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或是农业生产者的家属。他们中除汉族外,还有新疆的维吾尔族、西藏和四川的一部分藏族,南方和西南的苗、瑶、僮、土家、布依,以及彝、傣、畲、黎等诸民族。1840年前夕,全国总人口约为4亿,农民与家属大致在3.5—3.6亿左右。

 

牧民,清代以畜牧为生的,主要是一些少数民族,如蒙古、布鲁特(柯尔克孜)、哈萨克,居住于青海、藏北、甘南等地的藏族。另外,在华北和西北陕西、甘肃的一些回汉百姓,也有以放羊为业的,但人数很少。估计以畜牧为生的人口,约在三百至四百万上下。

 

盐灶人丁。灶丁本是官给卤地煎盐、岁收课盐的专门户籍,后来虽有变化,但多数灶丁仍需依藉煎盐为生。总计灶户的人数也很庞大。据咸丰初有人提到,仅淮南二十场,就有“专藉煎盐为生”的“灶丁数十万”[21]。四川井盐亦规模巨大,嘉道时,犍为、富顺等县在厂人数动以数十万计,沿边的大宁、开县“众亦以万计”[22]。虽然这个人数包括了灶户、佣作、商贩等各项人役,但其主体无疑是直接从事煮盐的大批劳作者。山东场清初原额灶丁五万多,后来扩大滋生,到清中叶应不低于十万人。以上列举的,只是盐灶人员中的一部分。另外还有淮北(合淮南共二十三场)、长芦八场,奉天九场,浙江三十二场,福建二十一场,广东二十七场,以及云南井盐、山西河东池盐,陕西甘肃池盐等。尽管各场规模不一,人丁亦多有悬殊,但按保守估计,百万之数当不为过,加上家口便是五百万。

 

手工业工人。这主要指有一技之长的如木工、铁匠、泥瓦工、经布匠、竹篾工、油漆雕刻工、石匠、轧花弹花工、炉匠、烧窑工、糕饼师傅等。这些人,有的走村串寨,或临时支帐搭篷为人加工劳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