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心忧天下,魂系史学——
略论马克·布洛赫的封建
近代史;语境;语词——略
论清末版权法律文本的出
试论19世纪中期清朝军队
略论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妇
试论清代色情业的发展与
清朝的满蒙联姻
略论古代世界的早期国家
略论中国封建政权的运行
最新热门    
 
略论清朝福建与台湾两地的灾害与防治

时间:2009-7-24 13:51:39  来源:不详

[论文摘要]顺治朝以来,闽台两地成为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常见的灾害有水、旱、风、震与瘟疫等。两岸人民为抗击自然灾害而做出共同努力,采取多项救灾措施如蠲免、调粮、捐赀、赋予台湾官员独断财权以应付突发灾情等,并取得一定成效。确凿的史实证,台湾海峡两岸人民携手抗灾源远流长。

[关键词]灾害   福建   台湾   赈灾   蠲免   捐赀   清朝   
 
 
所谓自然灾害,即自然力量的异常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的事件或过程。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十分关注灾害史的研究,以邓拓《中国救荒史》为代表的相关著作相继问世。但由于种种原因,均未对福建与台湾两地的自然灾害及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本文拟对清代200多年中在闽台地区所发生自然灾害的原因、种类及其所造成的破坏,以及两岸地方官员与民众在抗灾赈济中的主要措施等作一初步的探讨。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清朝福建台湾两地产生并影响自然灾害的地理、气象与人文社会诸因素
 
1、地理因素   福建的地形主要以丘陵为主,除了沿海和沿江有一些狭小的平原外,其余绝大部分都是山地和丘陵地。主要山脉有武夷山脉、杉岭山脉、鹫峰山脉、戴云山脉、博平岭山脉、太姥山脉等。[1]而且土质多砂质土,雨后难以蓄水。由于福建的地势一般是西北高而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因此每当西北山区降雨量较大时,积水便会顺着山坡和河谷,急速向下游排泄。福建的河流,大部分短小狭窄,但上游和中游受雨面积却很广阔。例如闽江,主要由富屯溪、沙溪、建溪组成,在南平附近汇合而成。[2]这三条溪流域面积几乎占据了整个闽北山区,这些地区下的雨水在很短的时间内都汇集到中下游的河道里来,造成水位突然猛涨。再如闽南的晋江、九龙江也是发源于山区,下游为泉州平原和漳州平原,因而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河道短、倾斜急、河床狭,上游地区承雨面积广大,沙质土不易蓄水,再加上历史上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等诸多因素,这就是清代福建水灾经常发生的主要原因。
台湾与福建在地形构造方面颇为相似。台湾各河流的发源地大多在高山,因坡陡而流急。而且其流域面积不大,超过2000平方公里的仅有高屏溪、浊水、淡水、大肚溪4河流。同时流程又较短,均在200公里以下;主流长度在150公里以下仅浊水溪、高屏溪、大肚溪及曾文溪。这就形成了台湾洪涝灾害的隐患。台湾的山地形势决定了上游雨量特别多,且受台风的影响过度集中于夏秋之交,加之流程又短,中途也没有蓄储之地;因此在夏季暴雨季节,极易造成洪水泛滥。反之枯水季节则因雨量稀少,大多数河流迅速干枯,旱情肆虐,从而使得平时用水十分困难。闽台两地均处于欧亚大陆板块地质断裂带,因而也是地震多发地区。
2、气象因素   闽、台两地位于亚热带,是我国最东南的地区,纬度接近,均属海洋性气候。比如福建春季时因空气中的水蒸汽含量不多,虽然可能持久下雨,但雨量相对较少,雷雨亦较少见。此前由于冬季气候干旱,土地含蓄水份较少,江河水位干枯,因而春雨大部分被地表吸收,余下部分流入河流之中,春季的降雨均较难以成灾。入夏之后,由于农历五月常出现雷阵雨天气,加之冷热气团接触的地区主要在闽北山区;受山地地貌的影响,降雨量陡增。虽然下雨的天数不比四月多,雨量却大为增加,可以达到全年降雨量的60-70%。[3]夏旱、夏涝或春旱、春涝均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
3、人文与社会因素    酿成自然灾害的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这与人口的激增有很大的关系。从历史上看,福建人口的急剧增加始于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