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跨湖桥与河姆渡:东南文
分工与合作:两宋乡役职
宋代东南与西北市场差异
形式的背后:两宋劝农制
南宋高宗时期东南六路海
试论明清东南沿海海洋经
两宋无内朝论
两宋时期衢州文科进士初
两宋时期衢州文科进士初
两宋时期衢州文科进士初
最新热门    
 
两宋东南沿海地区海洋发展路向论略

时间:2009-7-24 13:51:48  来源:不详
争蹂躏(如陕西河北等路),人口持续南移导致劳动力资源不足等等原因之外,广大农村地区大多停留在传统的耕战模式上,未能突破单一种植经济(而且主要是粮食种植)的束缚,商品经济、特别是海外贸易不如东南发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因此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问题,东南和中原之间的种种不同,不仅表现在发展速率上,而且经济类型上也开始表现出来。北宋中原地区的商品经济虽然也有某些发展,但是内向型的,所以自然经济气息更浓厚一些;而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开始带有外向型特征。因此在海外贸易的拉动下,两浙、福建、江西等地的商品经济在质的意义上也要胜过北方一筹。太湖流域城镇集市密集和广州、泉州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的外贸港口,就是最好的证明。

【参考文献】
  [1] 葛金芳.中国经济通史(第五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2] 宁志新.试论唐代市舶司的职能及其任职特点[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1).
  [3] 桑原 藏.中国阿拉伯海上交通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4] 张政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1~4册)[Z].北京:中华书局,1977.
  [5] 冯承钧.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1~4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6] 杨博文.诸蕃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6.
  [7] 杨武泉.岭外代答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
  [8] 苏继顷.岛夷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9] 陈桂荣,谢芳,陆峻岭.古代南海地名汇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 藤田丰八.中国古代南海交通丛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1] 马润潮.宋代的商业和城市(1972年美国阿支郎大学博士论文)[M].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5.
  [12] 葛金芳.宋辽夏金经济研析[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1.
  [13] 张俊彦.辛巴德与香料之路[J].百科知识,1981,(6).
  [14] 陈炎.略说海上丝绸之路[J].历史研究,1982,(3).
  [15] 斯波义信.宋代福建商人的活动[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1).
  [16] 张政烺.中世纪泉州状况[J].史学年报,1929,(1).
  [17] 梁庚尧.两宋城市的发展[J].食货月刊,1981,(10~11).
  [18]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1996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