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明代的州县吏治
四川甘孜阿坝地区的“高
灵光与曙光——从明代宗
试论明代宦官权力的扩张
明代的地方官制
明代官场——张居正 没
述明代戍卫长城之南兵
明代流刑考
明代大都督府略论
明代皇位继承中的监国
最新热门    
 
明代四川火井探微

时间:2009-7-24 13:51:50  来源:不详
1年)九月序。此书凡28日而成,有明嘉靖大字刻本、清嘉庆元年(1796年)朱遐重刊本、嘉庆十二年(1807年)安岳谭静山重刊本、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乐山张汝杰重校本、民国3年排印本。
 
李氏家族祖籍地自流井,原属富顺县,今在自贡市区;所修《李氏族谱》印证了何宇度《益部谈资》和杜应芳、胡承诏《补续全蜀艺文志》有关富顺火井的记载。族谱记载,明代“万历中”,其十一世祖李汉应敦亲睦友,建立孝义碑,与胞弟李汉祯共同生活。在他临终时,将其家业中“火井坡山田一分及火井载课一口”分给李汉祯“管业”。作为遗产分配的“火井载课”,就是承担国家税课的火井,证明它是李汉应在世的“万历中”,可以维持正常生产的火井。因此,笔者认为,《李氏族谱》不仅为我们落实了明人所记“富顺火井”的具体地点,而且进一步证实,万历年间,富顺火井已被开采利用,并纳入国家税课征收范围。

三、明代火井新史料对《天工开物》火井图文的质疑
 
    新发现的明代火井史料,见于明代万历间朱孟震的《游宦余谈》(有万历十年的序)。这部分文稿后来辑入《朱秉器全集》①,又被明代万历年间刊行的徐应秋文集《玉芝堂谈荟》第23卷著录②。与此相关的记述,是张瀚的《松窗梦语》(有万历二十一年的序)。他们先后记述了四川潼川州西,地名云台山的一处火井。为便于解析,先将两段火井史料著录如下:
    火井在云台山东五里。火自井出,周围有灶数十。居民各以竹刳其中,引火至灶,锅滚而竹不然。观者不敢近井,盖井火时一喷,辄及数丈。不用时,以物盖之;用时去盖投火,少许即腾腾焰上至井。近井数十家擅其利云。(朱孟震《游宦余谈》)
    有火井。土人用竹筒引火气煎盐,一井可供十余锅。筒不焦,而所通盐水辍沸,此理之难解者。盐井在在有之,油井犍为县有三处,火井在潼川西,地名云台,仅一处耳。(张瀚《松窗梦语》卷二,《西游记》)
    两段火井史料都记述云台山火井的开发利用实况,但在火井生产规模的估计上,存在着差异。前者说,“周围有灶数十”;后者说,“一井可供十余锅”。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应当从他们记载的时间跨度上去理解。朱孟震的记载可能比张瀚的记载早十年左右,一口火井经过十年左右的开采,产气量会减弱,原来可以供给数十座盐灶煎烧,现在只能供给十余口盐锅煎烧。
    除此而外,两段史料对云台山火井开采技术的粗略描绘,并无歧异。云台山火井同时为附近数十座盐灶或者十余口盐锅提供天然气,实现了将一井所产之气分输给周围若干盐灶使用的目标,这是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步,也是记载明代火井史实的历史文献所不曾涉及的。为了更深入地探讨明代四川火井煮盐的工艺水平,笔者有必要将上述火井开采史实与宋应星在同一时期完成的《天工开物》卷上“作咸第五”的火井煮盐图说进行一些分析比较:
西川有火井,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启竹而视之,绝无半点焦炎意。未见火形而用火神,此世间奇事也。(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作成第五”)
将上述文字与随文绘制的“火井煮盐图”结合起来阅读,宋应星笔下的西川火井,仍然是就井引火的原始采气方式,与汉魏时期“执盆盖井上煮盐”(张华《博物志》卷九,北京,中华书局排印本)不同的只是,盐锅置于井侧,使用了曲竹引火入灶的办法。这样的采气方式,不可能解决一井之气供应数十座盐灶或者十余盐锅煎烧的问题。因此,《天工开物》未能反映云台山火井的采气实况。
笔者认为,如果没有适当的储气、分流装置,一口火井供应数十座盐灶或者十余盐锅煮盐是不可能的。虽然《游宦余谈》和《松窗梦语》没有将这种供气装置记载下来,新发现的《雍乾之际井盐产销画卷》绘制的火井煮盐图和文字说明也可以为我们作一个旁证(傅汉思、张学君《中国火井历史新证》,《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9卷第4期(2000年)第388—390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朱孟震的《游宦余谈》1卷、《河上楮谈》3卷、《汾上续谈》1卷、《浣水续谈》1卷全部收入《朱秉器全集》,在宝颜堂秘笈(明万历刻本、民国石印本)续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