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从《二年律令》的性质看
从《史记·货殖列传》看
从《甲渠言部吏毋嫁聚过
从《齐民要术》看少数民
从《清明上河图》和《东
从《申闻状》看宋孝宗北
从《读书杂志》看社会史
从《延祐四明志》及《至
庄子思想中的道、一、气
《老子》“同文复出”现
最新热门    
 
从《老乞大》《朴通事》看元与高丽的经济文化交流

时间:2009-7-24 13:52:30  来源:不详
》、《东坡诗》,即韩愈、柳宗元和苏轼的诗文集。一类是备查考用的类书,有《翰院新书》(应即《翰苑新书》,收录各种书启表笺文字)[⑤n]。《诗学大成押韵》似亦应属于此类,此书待考。还有一类是文学作品,有《三国志评话》。
    以上各类书籍中,有两类最值得注意。
    一是儒家著作。南宋时朱熹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称为《四书》,为之作注,称为《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学习儒家学说的入门书。所谓“晦庵集注”《四书》,即指此。《标题小学》是朱熹编撰的一本供儿童用的儒学启蒙著作。五子书的五子,应指宋代五位理学家,即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和朱熹。五子书就是他们五人的作品。
    众所周知,理学兴起于宋代,名家辈出,而以朱熹影响最大。元朝尊崇理学。元代中期恢复科举,规定考试的基本科目经问(蒙古、色目人)、明经经疑(汉人、南人)都在《四书》内出题,“用朱氏章句集注”[①o]。这样一来,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士子必读的课本。这种情况对高丽也产生了影响。十四世纪初,程朱理学开始传入高丽,“时程、朱之学始行中国,未及东方。[白]颐正在元得而学之,东还,李齐贤、朴忠佐首先师受”[②o]。自此理学逐渐在高丽传播开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也传入高丽。名学者权溥“尝以朱子《四书集注》建白刊行,东方性理之学自溥倡”[③o]。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书至东方者,唯朱子《集注》耳。”但到元末,其他理学著作如胡炳文的《四书通》也已传入高丽[④o]。商人们从中国贩回理学著作,正是适应于高丽文化界对理学的兴趣。
    另一是文学作品,即《三国志评话》。“评话”又作“平话”。从现有资料来看,“平话大概是元人称讲史的一种习语”。“‘平话’主要是以长篇历史故事为内容的,但由于‘平话’一词在元代广泛应用,逐渐地也用到其他内容的话本上”[⑤o]。《老乞大谚解》所记《三国志评话》,显然是讲史的一种话本,它应该就是流传至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元至治年间建安虞氏刊本。值得注意的是,《朴通事谚解》卷下有一段买书的对话:
    “我两个部前买书去来。”
    “买什么文书去?”
    “买《赵太祖飞龙记》、《唐三藏西游记》去。”
    “买时买《四书》、《六经》也好,既读孔圣之书,必达周公之礼。要怎么那一等平话?”
    “《西游记》热闹,闷时节好看有。”(第292—293页)。
    《赵太祖飞龙记》描写的应是宋太祖赵匡胤发迹称帝的故事,亦应属于讲史一类,但《唐三藏西游记》则是神怪故事,可见“评话”(“平话”)的概念已不以讲史为限了。《赵太祖飞龙记》已失传。《唐三藏西游记》亦已失传。但《朴通事谚解》在上述一段对话以后,紧接着讲述“唐三藏、孙行者到车迟国和伯眼大仙斗圣”的故事梗概,和今本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六回“外道弄邪欺正法,心猿显圣灭诸邪”内容相似。这一段记述的注文中还讲述了《唐三藏西游记》的其他一些内容。同书同卷另有一段记述僧人为铸佛像前往江南沿门请求布施,旁人以唐三藏师傅“西天取经”遭受磨难终成正果来加以鼓励,注文中亦提到《唐三藏西游记》的某些情节。从这些注文可知《唐三藏西游记》确曾在朝鲜半岛流传过。唐僧取经故事出现很早,在民间长期流传。宋代产生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经出现了孙行者的形象,显示了取经故事的轮廊。《朴通事谚解》正文和注文中所载《唐三藏西游记》的内容,表明取经故事在元代已基本定型。明代中期,吴承恩正是在《唐三藏西游记》和以取经故事为题材的杂剧两者基础之上,加工、改造、再创作,写成了不朽名著《西游记》[①p]。《朴通事谚解》中的记述,为我们了解取经故事的演变和《西游记》的成书,提供了极其可贵的线索。
    总之,《老》、《朴》两书关于“评话”的记述,反映出高丽人民对中国民间文学艺术的爱好,同时也为中国文学史保存了珍贵的资料。这是元与高丽文化交流中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件事说明,探索历史上两国的文化交流,无疑也有助于中国文化史的研究。

&n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