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从《二年律令》的性质看
从《史记·货殖列传》看
从《甲渠言部吏毋嫁聚过
《齐民要术》的林副产品
从《清明上河图》和《东
从《老乞大》《朴通事》
从《申闻状》看宋孝宗北
从《读书杂志》看社会史
从《延祐四明志》及《至
有关《齐民要术》若干问
最新热门    
 
从《齐民要术》看少数民族对中国科技文化发展的贡献——《齐民要术》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时间:2009-7-24 13:52:41  来源:不详
覆盖保暖

从上表可以看出,《齐民要术》对乳酪制品制作方法和技术要点的交代是十分细致周到的,也很科学。这显然包含了北方草原民族长期经验的积累,应视为少数民族对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贡献。

当然,这种影响是双向的:游牧人在中的传播他们的饮食习俗的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接受了中原农耕民族的饮食习惯,植物性食物在他们的食谱中已占了很大比重。北魏神瑞二年(415年),秋谷不登,国内恐慌,有人提出迁都。崔浩等反对。并指出,只要挨过冬天,“至春草生,乳酪将出,兼有菜果,足接来秋。若得中熟,事则济矣”。说明鮮卑拓抜氏虽然仍保留食肉饮酪的习惯,但谷物和果菜已经成为重要的、乃至主要的食物。

(二) 饼食制品

黍稷(粟)是黄河流域中下游原产粮食作物,中原人把它们脱粒后煮成饭吃,自称“粒食之民”。小麦起源于西亚,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通过我国西部民族传入中原,但中原种麦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保持“粒食”习惯,麦类也做成“麦饭”来吃,《十三经》中没有“麺”(面)字和“饼”字,《礼记•内则》介绍各种食品时也没有谈及作饼。所以西晋束晳《饼賦》说:“饼之作也,其来近矣。……或名生于里巷,或法出乎殊俗。”所谓“殊俗”,主要应该就是西方民族的饮食习俗。因为最早种麦和磨面作饼的是西亚人,麦作首先传到我国西部地区,磨面作饼的技术也在西部民族发展起来。中原人磨面作饼,主要是从西部民族学来的。在迄今所知先秦文献中,“饼”字仅见于《墨子•耕柱》,相传春秋时的公输般制作石转磨[40] ,而战国石磨的实物遗存亦已发现,可信先秦时代中原人已开始磨面作饼。汉代以降,中原人把各种面食统称之为“饼”,以区别于传统的“粒食”。饼食在民族的融合和交流中发展起来。但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仍有一些饼食带有明显的西北民族的印记的。其中有些在《齐民要术》也能找某些痕迹。

在打上西北民族印记的饼食中,名气最大的是“胡饼”。胡饼是芝麻烧饼。《释名•释饮食》:“胡饼,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漫沍”,《太平御览》引作“漫汗”,意为无边际,形容其饼之大。胡饼又的确是着芝麻的,所以后来石虎把胡饼改称“麻饼”[41] 。这种饼原在北方民族地区流行。如东汉赵歧避难至北海,常在市中卖胡饼[42] 。它传入中原较早。东汉末,“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43] 。《汉末英雄记》载李叔节“作万枚胡饼”慰劳吕布。《广异记》记述了某人与其妻胡妇开店,以“卖胡饼为业”的故事。古书中这类记载不少,反映了胡饼在中原的广泛传播。由于胡饼相当程度的普及,出现了制作胡饼的专门设施。《齐民要术•饼法第八十二》“髓饼法”载:

以髓脂、蜜,合和面。厚四一分,广六七寸。便著胡饼炉中,令熟。勿令反覆。饼肥美,可经久。

胡饼炉无疑是烤胡饼的专用炉。史称十六国时“石勒讳胡,胡物皆改名,胡饼曰抟炉”[44] ,就是因为专用的烤炉已成为胡饼特有标志。从李叔节一次能做十万枚胡饼看,胡饼炉的出现可能不晚于汉未。“髓饼”用胡饼炉烤制,说明它与胡饼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很可能原来也是一种胡食,或者竟是胡饼的一种。由于加入动物髓脂和蜂蜜烤制,“髓饼”实际上是带有甜味的油酥饼。

慧琳《一切经音义》,烧饼也是一种胡食[45] 。《齐民要术》记载它的制法是:“面一斗。羊肉二斤,葱白一合,带头汁及盐,熬令熟,炙之。面当令起。”可见这种“烧饼”是一种肉馅烤饼,不同于现在所称之烧饼。

《齐民要术》所载饼食中还有“餢”,是以发面为原料的油炸圆饼,其制作方法类似于现在的炸油饼:

盘水中浸剂(按指发好面后分成单个准备作饼的面剂),於漆盘背上水作者,省脂,亦得十日软,然久停则坚。乾剂於腕上手挽作,勿著勃(按指干面粉)。入脂浮出,即急翻,以杖周正之,但任其起(膨起),勿刺令穿。熟乃出之,一面白,一面赤,轮缘亦赤,软而可爱。久停亦不坚。若待熟始翻,杖刺作孔者,泄其润气,坚硬不好。法须瓮盛,湿布盖口,则常有润泽,甚佳。任意所便,滑而且美。(《饼法第八十二》)

这种“餢”亦写作“餢飳”[46] 。束晳《饼賦》中列举“法出乎殊俗”的例子中就有“餢飳”。《一切经音义》中的“”、敦煌文书中的“”,均系此物。慧琳《一切经音义》卷37《陁罗尼集第十二》“”条下云:

上音浮,下偷口反,俗字也。诸字书本无此字。顔之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