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建国初期的政府与私营工
唐代的中央军事决策及其
唐代皇权高层基础演变
从74位状元的家世看唐代
唐代马祖和洪州宗
唐代的戒指
奴隶制工商经济比较研究
《中国礼制史·隋唐五代
20世纪唐代两税法研究评
论唐代军队的地方化
最新热门    
 
唐代工商业利润的流动转化及其社会后果

时间:2009-7-24 13:52:57  来源:不详
传》载:“王处存……世隶神策军,为京师富族,财产数百万。父宗,自军校累至检校司空、金吾大将军,左街使,遥领兴元节度。宗善兴利,乘时贸易,由是富拟王者,仕宦因资而贵,侯服玉食,僮奴万指。”大量商业资本转化为官僚资本,许多商人挤身官僚,亦官亦商,降低了官僚阶层的素质,模糊了社会阶层的界限,增加了商人成份的复杂性。钱权交易则刺激了官僚特权阶层贪欲的恶性发作,加剧了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

其三,用于土地购买,进行土地兼并。与汉代相似,唐代靠工商致富的富商大贾与贵族官僚、寺观地主一道,把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土地,进行土地积聚,仍走着“以末致富,用本守之”的传统路子。土地兼并在唐初就开始了。如《旧唐书》卷64《李建成传》载建成“与诸公主及六宫亲戚,骄恣纵横,并兼田宅,侵夺犬马”。其时的勋贵禇遂良“贱市中书译语人地”。[31] 刺史赵长贵、赵士达则“并占境内膏腴之田数十顷”[32] 。又如太宗贞观初年高士廉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时,益州的情况是,由于“时李冰守蜀,导引汶江,创浸灌之利,至今地居水侧者,顷直千金,富强之家,多相侵夺”。[33] 唐初诗人王梵志亦以诗描述当时土地兼并的情形,曰:“多置庄田广修宅,四邻买尽犹嫌窄。”[34] 高宗、武后时期,土地兼并全面抬头。如高宗永徽五年,贾敦颐迁任洛州刺史,“时豪富之家,皆籍外占田,敦颐都括获三千余顷,以给贫乏”。[35] 可见洛州之地的土地兼并已十分严重。武周长安四年(704),司刑正贾敬言揭发“张昌宗强市人田”。[36] 神龙初,李杰“以采访使行山南,时户口逋荡,细弱下户,为豪力所兼,杰为设科条区处,检访亡匿,复业者十七八”。[37] 此期,寺观地主也不示弱。武德九年(626)五月,唐高祖在诏书中说僧尼“出入闾里,周旋阛阓,驱策田产,聚积货物”。[38] 狄人杰在一则奏疏之中指出各地寺院“膏腴美业,倍取其多,水碾庄园,数亦非少”。[39] 睿宗在一则诏敕中也说“寺观广占田地及水碾硙,侵损百姓”。[40] 到玄宗朝,“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贸易,贫富升降不实”。[41] 土地兼并变着花样进行,“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室,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借荒者皆有熟田,因之侵夺;置牧者唯指山谷,不限多少,爰及口分、永业,违法买卖,或改籍书,或云典贴,致令百姓无处安置,乃别停客户使其佃食,既夺居人之业,实生浮惰之端,远近皆然,因循亦久”,[42] 以致自“开元之季,天宝以来,法令弛坏,兼并之弊,有逾于汉成、哀之间”。[43] 如刑部尚书卢从愿“盛殖产,占良田数百顷,帝(玄宗)……目为多田翁”。[44] 又如大官僚李憕“丰于产业,伊川膏腴,水陆上田,修竹茂树,自城及阙口,别业相望,与吏部侍郎李彭年皆有地癖”。[45] 权相李林甫则“京城邸第,田园水硙,利尽上腴”[46] 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更趋剧烈。在一则诏制中,代宗称:“宿豪大猾,横恣侵略,致使半价倍称,分田劫假,于是弃田宅,鬻子孙,荡然逋散,转徙就食,行者甚众。”[47] 此期寺观地主也疯狂兼并,“京畿良田美利,多归僧寺”。[48] 两税法实行后,土地兼并合法化,更似洪水猛兽。李翱在一道策问中说,两税法确立之后,“及兹三十年,百姓土田为有力者所并,三分逾一”。[49] 皇甫湜的一道制策也说:“周之受田有经制,汉之名田有恒数。今疆畛相接,半为豪家,流庸无依,率是编户。本于交易,焉夺富以卑贫?将欲因循,岂损多而益少?酌于中道,其术如何?”[50] 都指出了土地兼并的严重。兼并者还玩弄花招,转嫁赋役。德宗贞元年间,陆贽指出:“今制度弛紊,疆理隳坏,恣人相吞,无复畔限,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依讬强豪,以为私属,贷其种食,赁其田庐,终年服劳,无日休息,罄输所假,常患不充,有田之家,坐食租税,贫富悬绝,乃至于斯﹗”[51] 宪宗在一则敕文中指出:“如闻诸道州府长吏等,或有本任得替后,于当处置(“买”之误)百姓庄园舍宅,或因替代情庇,便破除正额两税,不出差科。”[52] 元和制策亦云:“今疆殄相接,半为豪家,流庸无依,率是编户。”[53] 穆宗长庆年间,李翱为庐州刺史,“时州旱遂,疫捕捐系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