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从流民法看都铎时期议会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
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唐宋时
宋元时期的赌博管窥
论民国时期的研究审查与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史学理论研究与新时期中
抗战时期资源委员会特矿
最新热门    
 
汉唐时期的茶叶(下)

时间:2009-7-24 13:53:00  来源:不详
、荆、
——————————
① 《册府元龟》卷494《山泽》;《全唐文》卷967《禁园户盗卖私茶奏》;又《禁商人盗贩私茶奏》。
②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乾德二年(954年)八月辛酉条引。
③《新唐书》卷54《食货志》;《文献通考》卷18《征榷》。参看《唐会要》卷84《杂税》;《册府元龟》卷504《关市》。
④ 《鉴戒录》卷4。

襄、唐、郢、复州置回图务,运茶于河南北卖之,以易缯纩、战马而归”。①他每年向中原王朝贡茶由几万斤以至二十五万斤,这是一种变相的官方买卖,史称他“于中原卖茶之利,岁百万计”。②与之相类似,两浙的钱镠向中原进睦州大茶三百一十笼,或是大方茶二万斤,③有时还“差使押茶货往青州回变供军布衫段送纳”。④淮南杨行密也派部下运茶去后梁汴宋地区进行贸易。⑤吴和南唐多次向中原王朝进贡细茶,少则几百斤,多达五十万斤。⑥后来,南唐与赵宋南北对立,也常向宋政府贡纳茶和瓷器。⑦

南北对立的五代十国时期,茶商贸易自然也还是有的。南唐境内的茶叶常常被运到契丹出卖,⑧河北的富商也往往到淮南买茶叶,⑨湖南曾“听民自采茶卖于北客,收其征以赡军”。⑩据说是“岁人万计,由是地大力完”。⑾后汉也曾派人往湘潭买茶,⑿
——————————
① 《资治通鉴》卷266开平二年(908年);马令《南唐书》卷29《楚·马氏传》。参看《新五代史》卷39《王锫传》。
② 《旧五代史》卷133《马殷传》;《册府元龟》卷485《济军》;《资治通鉴》卷266。
③ 《册府元龟》卷197《纳贡献》。
④ 《册府元龟》卷484《经费》。
⑤ 《资治通鉴》卷259乾宁元年(894年)十一月。参看《册府元龟》卷484《残酷》,记燕人在淮南买茶。
⑥ 《旧五代史》卷31《唐庄宗纪》,又卷118《周世宗纪》;《江南野史》卷2《嗣主》。 
⑦ 参看《宋会要辑稿·食货》30之7景祐元年(1034年)条;《宋史》卷478《南唐李氏传》。
⑧ 陆游《南唐书》卷]8《契丹传》。
⑨ 《旧五代史》卷107《史弘肇传}。
⑩ 《资治通鉴》卷266开平二年;《新唐书》卷190《刘建锋传》。
⑾ 马令《南唐书》卷29《楚马氏传》。
⑿ 马令《南唐书》卷3《嗣主》保大十二年(954年)条;《江南野史》卷2《嗣主》。

不过,这些商贸往来常常受到地方官吏的掠夺.后晋时,平卢节度使房知温积货数百万,在他死后,其子房彦儒以之进献于目家,其中便有茶叶一千五百斤。①襄阳是南北商人进行茶叶贸易的枢纽地,襄州节度使安从进曾在一年内两次向北方王朝进献茶,每次都有一万斤。②安州的李金全也一次进茶三千斤。没有疑问,这些进献的茶叶都是来自茶商的,官吏们的暴力掠夺行为必然损害正常商贸关系的发展。

六、唐代的税茶和榷商

我国征收茶税始于唐代,但具体时间记载有些歧异,不厌烦琐,撮要开列如下:

《唐会要》卷84《杂税》:“建中元年九月……天下所出竹木茶漆皆什一税之,充常平本钱。” (《事物纪原》卷l《杂税》文同)③

《唐会要》卷87《转运盐铁》“建申四年,度支侍邓赵赞议常平事,竹木茶漆尽税,茶之有税,肇于此矣。”④
——————————————
① 《新五代史》卷46《房知温传》;《册府元龟》卷485《输财》。
②《册府元龟》卷485》济军》。
③ 《旧唐书》卷49《食货志》,又卷12《德宗纪》, 《新唐书》卷9《德宗纪》均作建中三年(782年)九月,《新纪》并称之为“初税……茶”。 
④ 参看《宋会要辑稿·食货》30之7《茶法杂录》,嘉祐四年(1059年)二月诏 ,“自唐建中.始有茶禁,上下规利,垂二百年”。

《旧唐书》卷13《德宗纪》, 贞元九年正月 “癸卯,初税茶,岁得钱四十万贯,从盐铁使张滂所奏,茶之有税,自此始也。”①

《山堂考索·后集》卷56《榷茶》:“茶之有税,起于唐之赵赞。茶之有榷,又起于唐之王涯,如王播、裴休皆主榷茶之议者。”②

《续资治鉴长编》卷42,至道三年(977年)五月。王禹稱上疏:“只如茶法,从古无税,唐元和中,以用兵齐、蔡,始建其法,唐史称是岁得钱四十万贯,东师以济,今则数百万矣。”③

我们抛开记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