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南方
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
试论我国古代吏胥的特殊
汉唐中西关系史:对新旧
汉唐中西关系史:对新旧
近五十年来我国蒙元史史
法国汉学界对丝绸之路的
我与汉唐史研究
论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看汉
最新热门    
 
我国汉唐时期西域栽培水稻疏议

时间:2009-7-24 13:53:15  来源:不详
会经济研究》、《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6期69页。斯坦图:《古代和阗》英文版443—446页。
(2)拙著:《西域农业考古资料索引》、待出版。见《索引》第三编:农作物。
(3)殷晴:《湮埋在沙漠中的绿洲古国》,《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1期67页。斯按:殷文引自斯坦因:《古代和阗》英文版443—446页。
(4)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1995年发掘简报》、《文物》、2002年6期42页。
汉晋时期中央朝廷在西域屯田、中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传入西陲,有力地促进了天山南北农业的发展。当时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的农业发展已具相当规模,营盘墓地的发掘资料也揭示了这一信息。人们在这里开垦荒地、修筑渠道、靠孔雀河灌溉之便利发展农业,营盘古城西南发现有大片农田、灌溉渠道遗迹。调查者在古城南侧洪水冲沟中曾采集到一件铁犁,形制与昭苏波马乌孙墓出土的铁犁相同(1)。犁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标志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稻喜高温,适于多水地区发育生长。《汉书·西域传》:“山国,王去长安七千一百七十里。户四百五十,口五千,胜兵千人。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译长各一人。西至尉犁二百四十里,西北至焉耆百六十里,西至危须二百六十里,东南与鄯善、且末接。山出铁,民山居,寄田糴谷於焉耆、危须。”从“寄田糴谷於焉耆、危须”这条记载看,汉时山国所产的粮食有可能自给不足,但并不是不产五谷。从营盘墓地出土的稻草外观上看,其应该属粳稻,因为粳稻的茎杆较低较矮,叶脉较短窄。山国北靠焉耆、南连且末,而焉耆、且末在汉晋时期都是西域水稻栽培地区。故从营盘墓地的出土农作物标本和营盘故城附近发现的相关遗迹遗物来看,汉晋时,山国栽培水稻是具备条件的,营盘墓地出土的稻草完全属人工栽培的粳稻是有可能的。


种水稻与吃水稻之间存在不存在一定的关系呢?从常规上讲,种水稻的人必然吃水稻,而吃水稻的人不一定种水稻。从一个地区来说,某地种水稻、产水稻,这里的人必然吃水稻。而另外一个地区的人也许都吃水稻,但他们那里不一定产水稻。当然吃水稻而不种水稻的地区客观上是不能够满足或适应水稻的生长环境与条件的。有人怀疑,唐代以前吐鲁番地区也曾栽培过水稻,《隋书·西域》:“高昌国者,则汉车师前王庭也,去敦煌十三日行。其境东西三百里,南北五百里,四面多大山……气候温暖,谷麦再熟,宜蚕、多五果。”《史·高昌传》载:王延德说“高昌地产五谷”。故而郭平梁先生对《西域番国志》所记的“水稻不生”产生怀疑,他提出:“《西域番国志》说‘水稻不生’,这里说明元以前产水稻,明以后绝种了呢?还是说这个记载本身有误呢?”(2)笔者认为,这个记载本身无误,因为从笔者接触到属吐鲁番地区历年出土的高昌至唐时期的数千件汉文书中,尽管有数以百计的文书与农业有关,但其中涉及到栽培水稻的文书没有一件(至少是目前还未发现一件),这不可能是一种偶然现象。吐鲁番地区唐代以前并不栽培水稻,但并不等于这一区地区的民族不吃水稻。1994年3月,旅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由日本大谷光瑞派遣的“中亚探险队”先后三次(1902—1904年;1908—1909年;1910—1914年)在我国新疆吐鲁番一带采集和发掘的唐代出土文书碎片时,发现了一件草编粽子,“粽子采用草篾编制而成,大小共5枚,均呈等腰三角形,与今日北方部分地区民间食用的粽子形状如出一辙。大者底长1.37,高1.35厘
———————————————————————————————————————
(1)《新疆文物》1995年3期87页。
(2)郭平梁:《从吐鲁番出土回鹘文文书看高昌回鹘的社会经济》、《吐鲁番学研究专辑》、敦煌吐鲁番学新疆研究资料中心编、1990年11月版243页。
米;小者底长1.1,高1.01厘米。5枚粽子由一根手捻棉线穿挂一起,线的端打有一结。由于粽子系用类似麦秸杆这样一种草植物,从中剖开后,以赶角套叠的方式编制而成,因此表面仍保留草秸杆自身的光泽,而且工艺非常精致和逼真。”发现者认为:“从这件草编粽子的形式上看,应该是悬挂于儿童身上的吉祥饰物。”“旅顺博物馆收藏的吐鲁番出土木乃伊中恰恰有一具儿童木乃伊,或许可以说明些问题。”(1)大家知道,粽子通常是以糯米为主料的一种食品,糯米是糯稻加工出来的。粽子是我国民间习俗端午节的传统食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甚至更早。端午吃粽子这一民俗何时传入新疆虽无据可查,但至迟在唐代已经流传应无置疑。从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大量考古资料来看,其风俗习惯在唐代已与内地有着很多的一致性。这与汉代以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