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唐代的中央军事决策及其
唐代皇权高层基础演变
从74位状元的家世看唐代
唐代马祖和洪州宗
唐代的戒指
《中国礼制史·隋唐五代
20世纪唐代两税法研究评
论唐代军队的地方化
唐代的“传”与“递”
唐代外官考課的法律程序
最新热门    
 
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

时间:2009-7-24 13:53:17  来源:不详
治通鉴》卷二四五、二五三、二五八和二六四。)
    贞元年间,沙陀7000人受吐蕃威逼内迁,元和年间,沙陀3万余众内迁。(注:《新唐书》卷二一八。)
    总之,安史之乱后北方游牧民族的内乱和南迁频率大大加大。
    在气候温暖湿润的隋代和唐代前期,由于游牧民族所处高纬度地区气候相对暖和而稳定,突厥民族十分强大,大唐有时多依赖于突厥,突厥也多次南侵,对唐构成了威胁,但由于唐本身也十分强大,突厥民族往往不能染指中原,唐太宗也才有"天可汗"的称号。唐代后期,虽然回纥与唐代也曾和睦相处,但唐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分化在加快,游牧民族的南侵不仅表现在征战,也表现在南附不断和北方民族内部攻伐频率增大,而唐代往往失去了主动进攻的能力,控制北部边疆的能力大大下降。
    据研究表明,中唐以后,中原王朝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权,也是与中唐以后气候变寒冷有关。中唐以前青藏高原上气候相对温暖,吐蕃十分强盛,不断向外扩张,唐中叶形成一个地跨今藏、青、新、川、滇几省的大帝国。但中唐以后气候变寒,吐蕃从此一蹶不振。(注:吴松弟《无所不在的伟力--地理环境与中国政治》;王铮等《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地理学报》1996年4期。)特别是会昌年间,吐蕃内乱使国力大损,扩张停止,但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压力更大了。
    这些游牧民族的内迁,使唐代中国北方农牧交界线向南推移,今天晋北、陕北由农业区转变为畜牧区,内蒙古中部则完全成为了游牧区。这说明唐代中后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日益增大,而这种游牧民族的南下往往是受寒冷气候造成的基本生存和生产的困难为潜在动力的。
    同时我们应看到,唐代后期为一种冷湿的气候,降水量相对较多,可能是造成水土流失加重、黄河河溢次数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据陈可畏统计,唐代7世纪黄河决溢6次,8世纪为19次,9世纪为13次,便表明了这种趋势。(注:陈可畏《唐代河患频繁之研究》,《史念海先生八十寿辰学术文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水土流失加重使农业生态受到了严重破坏,农业经济衰败,国计民生困苦;河患频繁更使唐代王朝疲于奔命,国力耗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关中地区经济日加衰落,各种矛盾尖锐,这无疑使唐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力量削弱。
    应该说安史之乱正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发生的。
    3.安史之乱的自然与社会背景
    安史之乱从表面来看,是由于唐中央政权消弱,藩镇割据的结果。但是为什么唐代藩镇割据政权中只有北方的藩镇才真正威胁到唐代中央王朝而攻破长安呢?这里需要分析一下安史之乱的潜在因素。
    20世纪讨论安史之乱的原因的论著很多,不过笔者注意到30年代章嵌先生在《中华通史》中提出的四个原因,即设立节镇、重用蕃将、攻伐奚和契丹、溺惑嬖宠。在笔者看来,前三点原因都是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压力有关。80年代高世喻在《西京访古话玄宗》中提出安禄山手握重兵有了造反的能力和想法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之一,是正确的。我们认为,这种能力是由于唐代在北方游牧民族压力增大下,设立蕃镇而"以夷制夷"的结果。早在唐太宗时,便将降附的少数民族"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使为中国捍蔽"。(注:《资治通鉴》卷一九三。)这种政策在以后民族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就更显得突出。而想法的产生与安禄山本身骨子里"歉馑则剽劫"的游牧民族思维冲动有关。
    我们知道,安禄山本是营州杂胡,他和史思明二人都是幽州的"捉生将"。唐代在幽州拥兵主要是防备奚和契丹,唐代对安氏一再姑息养奸的目的从根本上来看是想借其力量对付北方的游牧民族。中唐以后北方奚、契丹在不断南扰农业区,直到天宝十五年,奚、契丹仍"数出北山口至范阳,俘却牛马子女,止城下累日"。(注: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下。)同时安禄山也在不断进攻奚、契丹,并且也养同罗、奚、契丹为"曳落河"。看来,安史之乱本身与北方民族关系十分密切。开元天宝间,回纥与突厥征战不已,北方游牧民族的压力十分大,《诸道山河地名要略》称:"自代北至云、朔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