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吏民田家莂》所錄田地與漢晉間的民屯形式

时间:2009-7-24 13:53:19  来源:不详
故白田收至十餘斛,水田收數十斛。”①此處與“白田”對舉的“水田”,並不是上述與陸田或暵(熯)田對舉的稻田,二者其實都是陸田或暵(熯)田,“白田”是指沒有灌溉保障的田地,而“水田”則是指有水源保障其灌溉的田地。江南這種田地一般在地勢較高之處,既不易灌溉,卻又極易受旱,同時其地力又比稻田要差。西晉杜預在上疏中就談道:“臣輒思惟,今者水災東南特劇,非但五稼不收,居業並損,下田所在停汙,高地皆多磽塉。”②以旱田來指稱暵(熯)地或陸田,實在是有道理的,這又不僅僅是將“旱”作為理由來優免了。也許,將暵(熯)地或陸田稱作旱田,正是從這個時期、以上述理由為契機而開始變化的。
    在這裹,需要特別強調一下對“旱田”的理解。
    旱田,在《嘉禾四年吏民田家莂》中一般都標作“旱敗不收”,當然,事實上一般要收布畝六寸六分、錢畝三十七;在《嘉禾五年吏民田家莂》中一般標作“旱(敗)不收布”和“旱田(畝)不收錢”,即與嘉禾四年相比,不再收錢、布。
對旱田目前主要有兩種理解,一種認為所謂“旱敗不收”,就是事實遭了旱災,所以纔予以減免。③特別是《嘉禾五年吏民田家莂》,既然旱田均已免收錢、布,卻又要在每一簡上都標明是“旱敗不收布”和“旱田不收錢”,這種特別予以標明的做法,說明這些田地確是當時遭了旱災。但是,這種理解有幾個滯礙難通之處。第一,吏民田家莂中登錄的每人所
————————
    ①  《晉書·傅玄傳》,第5冊,第1321頁。
    ②  《晉書·食貨志》,第3冊,第787頁。
    ③  參《嘉禾四年吏民田家莂解題》,見《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嘉禾吏民田家莂》上冊,第7l頁。
佃的田地,有的衹有旱田,有的祇有熟田,大部分是二者皆有。換句話說,大部分人所佃的田地都是一部分沒有遭災,一部分遭了旱災。如此整齊,殊難置信。第二,吏民田家莂是以“丘”來排列的,無論“丘”是不是自然聚落,同一丘的人所佃的田地應當不會相距太遠。換言之,同一個人所佃的田地雖然分作許多“町”,但町與町之間更不會相距過遠;即使旱田和熟田在空間上分作兩個部分,即旱田連在一起而被分割後分給田家,但同一丘的人耕種這些土地,也說明其間不會相距太遠。作為自然災害的旱災,如果它發生時所覆蓋的面積很小,則不會波及大部分人的田地;如果面積很大,則不會在同一地區或同一個人所佃的相距不會太遠的田地上,出現有的地沒有遭災而有的地卻遭了災兩種情況,更不太會使大部分人的田地都分成遭災與沒有遭災兩部分。在嘉禾四年吏民田家莂中有一支都莂簡:“南鄉謹列嘉禾四年吏民田家別頃畝旱熟收米錢布付授吏姓名年月都莂”[四·一]。這個“都莂”是說明以下的簡的內容是嘉禾四年的總收入,即旱田與熟田的總收入。如果把這支都莂上的“早熟”理解成受災與否,則成爲不受災田地和受災田地的總收入。災害不是計劃好了的,也不是時時都在發生;雖然這是事後的統計,但作爲收入的總賬,一般都不會這樣進行統計。第二種意見認爲這是採用虛報遭受旱災的田畝,以逃避交納更多的賦稅。①但如果是地方基層組織作假,怎麽會明確寫入正式的檔案文書中?而從吳簡中所反映出的上級官府對基層組織的控制來看,比如對吏民的定期統計核實②,似乎也不大可能出現這種大面積的虛報情況,並長期持續。因此,“旱敗不收”之田,就是相對與熟田的旱田,二者是地力、土質的區別,既與實際的自然災害無關,也不是虛報所致。
無論是二年常限項下的旱田,還是餘力田項下的旱田,其所應繳納的錢、布都是一樣的(五年則一律免徵);二年常限項下的熟田與餘力田項下的熟田所應納的錢、布一樣(嘉禾四年是錢畝七十,布畝二尺;嘉禾五年錢畝八十,布畝二尺),而租稅米卻不同:二年常限熟田畝納一斛二鬥,稱為稅米(五年仍舊);餘力熟田畝納四鬥五升六合(五年降為畝納四鬥),稱爲租米。③可見,旱田的負擔都相同,而熟田的負擔有區別。但是,吏民田家莂並不是將田地分成熟田、旱田兩大類,熟田之下再分成二年常限田和餘力田,其原因肯定不僅僅是田地土質或地力等自然因素,而且與社會方面的因素有關。
————————
    ①  上引邱東聯文,第77頁。
    ②  “東鄉勸農掾殷連被書條列州吏父兄人名年紀為簿”[J22—2543];“廣成鄉勸農掾區光被書條列州吏父兄子弟夥處人名年紀為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