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大宗商品、商税和市场制
地主、农民和市场的关系
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概貌
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巨大
域外市场与对外贸易的拓
城区市场的建置和管理
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
汉代专业农户的商品生产
内廷与市场:对唐朝“宫
晚唐五代敦煌贸易市场的
最新热门    
 
边境市场的开放和统制

时间:2009-7-24 13:53:25  来源:不详
帝末,彼此或时仍有“互市”之举[13]。
两汉时期的边境市场或边市贸易得以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其主要原因似有这样几个方面:
其一,边境市场对各族之间在经济上有共同利益。当时的周边各族,社会经济比中原内腹之地落后。如西南有些地方,“土地硗确”、“食肉衣皮”、“不见盐谷”、“蛮夷贫薄”[14]。世居漠北的匈奴,“男寡耕稼之利,女乏机杼之饶”[15],“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过着“逐水草迁徙”[16]的游牧生活。而乌桓、鲜卑则“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亦是“居无常处”[17]。社会经济尚处牧放或渔猎阶段。因而这些少数民族,一般皆“贵汉财物”,“好汉缯絮、食物”[18]。对中原汉人的铁器、生产工具、丝绸等视为“珍品”。而“以农桑立国”的汉朝,也将“蛮貉之物”以及北方的马牛、皮革、羊毛等视为“饶国用”,给民需的“宝货”。“与夷狄交易”之目的,是为了“致其物产”。所以,发展边市贸易,设立边境市场,是为了“均有无,通万物”,是彼此之间“以其所有,易其所鲜”的共同愿望。这是边境市场历代相继的经济因素。武帝光年间,匈奴绝和亲,侵扰北边,兵连不解,“然匈奴贪,尚乐关市,嗜汉财物;汉亦通关市不绝以中之”[19]。这正是有力的说明。
其二,汉朝以设置边境市场,开放边市贸易行怀柔、羁縻之旨。汉兴,“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儗,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20]。加之,此后异族强大,时有侵边。在这种局势下,汉王朝如何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为使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不受异族的侵犯,以达到稳固统治之目的,汉廷对少数民族不得不采取较为宽厚的政策,不得不行羁縻举措。例如:或遣公主联姻,实行和亲;或对少数民族册封、给遗;或将大批降附或征服的少数民族迁居内地;或就地将其建立属国,“因俗而治”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边境市场,商品交换,以换取少数民族的喜欢。事实正是如此,实践表明,只要是开放了边境市场就能换取边境“无干戈之事”。例如: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由于和亲、“通关市”,所以,“匈奴单于以下皆亲汉”。东汉初,因汉与乌桓正常“互市”,故“明、章、和三世,皆保塞无事”。安帝永初年间,因“通胡市”,“鲜卑邑落百二十部,各遣入质”。所以,东汉应劭说:“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之帅,庐落之居,而天性贪暴,不拘信义,故数犯障塞,且无宁岁。唯至互市,乃来縻服”[21]。由于边市贸易可以获得边境安宁,因此,汉廷不仅插手边境市场,而且予以支持和培育,相继沿用而不衰。
其三,交通干线的开凿,为边境市场的贸易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交通较前相对发达,修筑了沟通全国的交通干线。具体言之,北方有从关中抵九原的“直道”,长达一千八百余里;有北通匈奴龙庭,南达河西四郡的“居延道”。在西北方,有“阳关道”和“羌中道”,可分别从阳关或关中进往西域,丝绸之路是汉朝连接西域以至欧洲的著名商道。在西南方,除秦蜀交通线的“褒斜道”、“嘉陵道”等外,还有“西南夷道”。该道于武帝时在秦“五尺道”的基础上修成,“凿石开阁,以通南中”[22]。在南方,有从豫章至南海的“新道”;从湘南至粤北的“桂阳峤道”等[23]。在此同时,沿主要交通干线还建有驿传系统,包括传舍、亭、邮和邸店。交通工具多样,民间且出现了专业运输队伍等。所有这些,最初几乎无一不是从军事、政治目的出发的,但它对沟通内郡与边境的往来,加强经济联系,推动边境市场的发展,起有积极作用。
要之,汉代边境市场的兴起、发展,既有其经济、政治上的缘由,也存在客观上的有利条件。




[1]《册府元龟》卷999《互市序》。
[2]《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3]《汉书》卷28《地理志》。
[4]《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5]《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
[6]《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7]《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
[8]《汉书》卷94《匈奴传》赞曰。
[9]《后汉书》卷88《西域传》。
[10]《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
[1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