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评乾嘉学者的马班异同论
汉唐中西关系史:对新旧
汉唐中西关系史:对新旧
我与汉唐史研究
论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看汉
试论汉唐奴婢身份地位的
论汉唐间赋税制度的变化
我国汉唐时期西域栽培水
汉唐间河洛地区的畜牧业
最新热门    
 
汉唐异同论

时间:2009-7-24 13:53:27  来源:不详
nbsp;   汉唐的异同问题,对于我国史学界古史分期诸说中的魏晋封建论,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魏晋隋唐已进入封建社会,诸说并无不同,但魏晋封建论认为魏晋才进入封建社会,则须首先回答汉代是何种性质的社会,所以魏晋封建论者或者其反对者,都要对汉代社会性质问题作出表态。几乎所有的魏晋封建论者,都是或者说都只能是汉代奴隶社会论者,其代表性学者何兹全先生著有《中国古代社会》,将春秋战国秦汉认定为古代(奴隶)社会。唐长孺先生亦主魏晋封建说,晚年所撰总结性著述《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开首有长篇绪论,副标题即为“汉代社会结构”,以论证“两汉时期特别是西汉,是奴隶生产制最盛的时代”,是一种“亚洲型的奴隶社会”。
    汉唐时代性质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差异,是魏晋封建论和六朝隋唐中世说(京都派)的题中应有之义,此派必然要强调汉魏之际的变化和六朝隋唐间的联系(注:持魏晋封建说的美学史家李泽厚,就将两汉“既无学术效用又无理论价值”的经学,与魏晋时期“人的觉醒”、“文的自觉”及充满生气的“盛唐之音”对比而论,见李氏《美的历程》第85-144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2版。持六朝隋唐中世说的法国学者谢和耐,指出“汉代末年开始的时代以其某些表象与我们欧洲的中世纪颇为相似,它从一开始起就以国家的衰落、城市经济的崩溃和帝国的解体为特征,……汉代和东晋南北朝时代之间的断裂也是很显著的,那末中国的中世纪却相反一直持续到隋和唐的‘贵族帝国’”。见谢氏著、耿昇译《中国社会史》第143-144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西周、战国乃至秦汉封建说虽然更强调汉唐间的联系性,但也绝不否认汉唐间社会诸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注:如主西周封建说的范文澜《中国通史》,即特别强调汉唐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重大变化,见《中国通史》第2册第568页,第681页,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5版;第3册第111页,第424页,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2版。),这在二战以后国际学界质疑欧洲中心论和亚洲停滞论的风潮下,尤其如此。
    从汉兴至唐亡,其间1100余年,无论如何,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不容置疑。即使在汉唐历史进程的相似性背后,也存在显著的差异。限于篇幅,下面略举其中彰明较著者数端,以概其余。
    汉唐均为大一统帝国,但开国君臣出身不同,西汉起于草莽,所谓“布衣将相之局”,东汉来自诸生,所谓“功臣多向儒”。唐代统治集团则以主要来源于北朝胡族或胡化汉族的关陇集团为核心(同时兼容江南、关东士人),其血液习尚胡汉糅杂,制度渊源多元,文化上更是兼收并蓄,广采博取。
    儒学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虽汉唐皆然,但唐代儒学注疏,其中《周易》、《尚书》、《春秋》等经典,均采用玄学化的南方经注,墨守汉儒传统的北方经注“皆置不取”,[9](pp.459-462)更重要的是唐代儒、释、道三教并进,《二程遗书》卷18称“汉大纲正,唐万目举”,抑扬之间,实批评唐“三纲不正”,“有夷狄之风”。
    汉唐均为东亚强国,或曰世界帝国,但在民族融合和国际化程度上,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汉代“夷狄之入居中国者鲜”,胡人大臣唯以金日磾一族最为知名,而日磾受武帝遗诏辅昭帝时,却以自己是“外国人”怯于应命。[5](p.2932,p.2962)隋唐承十六国民族大融合之后,如前所述,其皇室即有一半胡族血统,作为统治核心的“关陇集团”亦多胡人之后。又隋唐门阀有“代北虏姓”一系。《新唐书》卷110为《诸夷蕃将传》,载唐代著名蕃将20余人,另外立传或附于他传的蕃将亦达数十人之众。
    汉代西域终被凿空,但汉与西域诸国的交往仍以政治目的优先,交流主要限于物质层面,班固《两都赋》“识函谷之可关,而不知王者之无外”云云,[8](p.1370)旨在讥讽西汉不无狭隘,只有东汉才是王者无外的理想王国。实际上较之唐朝,两汉都相形见绌。关于唐朝长安的国际化,前人论述亦详(注:代表性论著请见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年;(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唐作为一个外国人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