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评乾嘉学者的马班异同论
汉唐中西关系史:对新旧
汉唐中西关系史:对新旧
我与汉唐史研究
论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看汉
试论汉唐奴婢身份地位的
论汉唐间赋税制度的变化
我国汉唐时期西域栽培水
汉唐间河洛地区的畜牧业
最新热门    
 
汉唐异同论

时间:2009-7-24 13:53:27  来源:不详
nbsp;秦隋都是经过长期分裂之后(假设西周亦为统一王朝)而建立起来的大一统帝国,它们的出现顺应了分久必合、走向统一的历史大趋势。既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就不会因秦隋的夭折而消失,历史总是顽强地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汉唐的出现适逢其会,它们代表着相同的历史趋势,负载着相似的历史任务。
    秦隋开国皇帝都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刀阔斧改革的一代英主,“(秦)始皇并吞六国,(隋)高祖统一九州”,建立了强盛的统一帝国,但他们在选择接班人上均出现重大失误(秦不立长子扶苏、隋废太子杨勇),以致两朝都出现了历史上堪称典型的亡国之主(秦二世、隋炀帝)及其残暴统治,导致诸多特征相同的农民大起义,使新生的统一王朝二世而亡。[2]社会经济亦濒于崩溃:《汉书·食货志》载西汉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无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隋书·杨玄感传》载隋末:“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
    吸取秦隋覆车之鉴,同为汉唐开国君臣最为关注的课题。刘邦曾请陆贾“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唐太宗要求侍臣“为朕思隋氏灭亡之事”,自称“将欲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所谓“前王之得失”,也主要指隋亡教训(注:《史记》卷97《陆贾传》,第2699页,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册府龟》卷554《国史部·恩奖》,第6657页,中华书局1960年;吴兢《贞观政要》卷1《政体》,第21页,卷8《务农》,第279页,岳麓书社1996年。)。在记载太宗与侍臣论政的《贞观政要》以及当时成书的官修《隋书》中,“亡隋之辙、殷鉴不远”,是一以贯之的主题。
    魏徵曾在《隋书》卷70末“史臣曰”中,指出“隋之得失存亡,大较与秦相类”。按秦隋之亡,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过役民力,急政峻刑。因此汉唐之初,都相应推行了轻徭薄赋、简政缓刑、与民休息的静无为政策。两朝建立不久,汉约二十余年,唐仅十余年,即分别出现彪炳史册的“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有关这两个治世的研究极多,无庸赘述,这里只指出一点,若就人口繁庶、经济军事实力强弱而言,两个治世都远没有恢复到此前的秦朝和隋朝,它们为后世所津津乐道者,即在于一反秦末、隋末之暴政,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慎用民力,农民负担稍轻,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无饥寒之弊”而已(注:关于社会稳定:《汉书》卷4《文帝纪》末“赞曰”:“(孝文)专务以德化民……断狱数百,几致刑措”。《贞观政要》卷1《政体》:“商野旅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关于慎用民力,经济回升:《汉书》卷23《刑罚志》:“及孝文即位,躬修玄默,劝趣农桑,减省租赋……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浸息。”《贞观政要》卷8《务农》、卷6《俭约》载,唐太宗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必夺农时,“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于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锈,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第二,凭借前期“治世”的基础,汉唐中期分别出现了汉武帝盛世和唐玄宗开元盛世,无论文治还是武功,二者都臻于汉唐极盛,并堪称中国历史上盛世的典范。两个盛世在诸多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特征,进一步显示了汉唐历史发展中的相似性。
    汉唐盛世都以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综合国力明显上升著称。《史记》卷30《平准书》称汉武盛世:“至今上(武帝)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开元盛世则如杜甫《忆昔》所颂:“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平准书》所谓数十年“国家无事”,以及《资治通鉴》卷217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条载安禄山起兵南下前,“海内久承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