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唐武宗灭佛的原因
唐代的中央军事决策及其
唐代皇权高层基础演变
从74位状元的家世看唐代
唐代马祖和洪州宗
唐代的戒指
《中国礼制史·隋唐五代
20世纪唐代两税法研究评
论唐代军队的地方化
唐代的“传”与“递”
最新热门    
 
论唐代乡村社会中的社

时间:2009-7-24 13:53:46  来源:不详
故,如遇上天灾或死掉耕牛,那就不堪设想。到唐朝中后期,苛捐杂税又多如牛毛,农民随时会受到额外的勒索、摊派,负担也就更加沉重,温饱都不能解决。王梵志这首诗就描述了农民在纳税之后的悲惨景象:“夫妇生五男,并有一双女。儿大须娶妻,女大须嫁处。户役差科来,牵挽我夫妇。妻即无褐裙,夫体无裈袴。父母俱八十,儿年五十五。当头忧妻儿,不勤养父母。浑家少粮食,寻常空饿肚。男女一处坐,恰似饿狼虎。粗饭众厨餐,美味当房去。努眼看尊亲,只觅乳食处。”(注:《王梵志诗校辑》卷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只好告贷富室之门,甘心忍受高利贷的重剥。唐时的利率一向很重,官方限制年率就达50%,乡村富饶之家,乘人急切,更是征重利,勒索农民。如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借米谷以维持生活,归还时却需要还钱,因农民手中无现钱,就必须贱价卖谷,但农村市场一定是操纵在少数地主、商人也就是债主之手,他们不免要上下物价。如果农民到时还不上借债,也就免不了剔屋卖田、卖妻鬻子,以致家道悉破,流散四方了。而乡村小民中,尤以婚丧为大事,以丧葬来说,唐流行厚葬,为此“生业以之皆空”,“人户贫破,抑此之由”。(注:《唐会要》卷三八《葬》长庆三年十二月浙西观察使李德裕奏。)除此之外,农民家中当然同样还有送往迎来、立庄修舍等,在衣食尚无着落的情况下,这些支出费用更无处可出了。所以,破产流亡的威胁经常使他们喘不过气来。

  为对付这种恶劣的生活环境,民间的互助性结社显示出其积极作用。从投社状中就可看到这一点,入社人一般都称自己“生居末代,长值贫门”,(注:以下未标注释的敦煌文书皆引自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右厶乙,贫门贱品”等,以示其经济上不能自立,欲从社邑中获取经济资助,改善生活的动机。而社的活动也正体现到这一点,在当时厚葬之风盛行下,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根本无力承担这笔开销,而社邑正好把它吸收为自己的功能,在敦煌出土的社文书中,也多见这方面的资料。又如社司可帮助农民合力对付官府的赋税征收,“科税之艰,并须齐赴”等。总之,社作为一个民间的互助组织,确实为农民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第二,唐朝中后期,战乱频起,社会从稳定转入动荡,残破家庭不断增多,也使社的作用在乡村中凸现出来。自安史之乱始,战乱迭起,动荡不安,它一方面不断加重着农民的负担,另一方面又直接摧残着本就十分弱小的农民家庭。如杜甫《兵车行》所咏:“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白头还戍边……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耕,禾生垅亩无东西。”又如《无家别》云:“寂寞天宝后,圆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孤妻。”

  根据敦煌遗书中的籍帐资料,也能看到在急剧变动的社会环境中的家庭的残化。如大历四年沙州敦煌县悬泉乡宜禾里(注:“悬泉”、“宜禾”皆为地名)。手实(注:政府对户口、土地占有情况的登录)中的王山子(注:“王三子”为人名)一家,原有夫妻二人,子女六人,共八口,到大历四年却全家灭绝,这很可能是战乱造成的,它从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同时,因其他家庭成员的早逝,幸存者也是过着孤独压抑的生活,有的由于双亲早逝,小孩得不到抚养,很早就夭折了。如宜禾里手实中的索游仙,早失双亲,手实云:“户主索游仙年九岁,小男。注云:‘乾二年籍,后死。’”有的则过早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如都乡里手实中载:“户主徐庭芝载一十七岁,小男。注云:代姊承户。”老弱残疾者则由于子女早殇而得不到赡养,只好凄凉地度过风烛残年。如都乡里籍中的刘感德,年高84岁,却是鳏夫一人,只好孤独地聊度余生。家庭的残破化使这部分农民更为迫切地要寻求依托。民间私社在为农民家庭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的同时,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感情交流的场所,承担了一个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