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浅析《全国馆藏一级文物
浅析《全国馆藏一级文物
谢辰生呼吁《全国历史文
抓住时代机遇,加快博物
第16课  高度繁荣的宋元
第15课  高度繁荣的宋元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文科教学设计的智慧——
论元代闽南多元文化的形
最新热门    
 
《全元文》整理质疑

时间:2009-7-24 13:54:34  来源:不详
选,是因为这些书信在他们本人的文集中可以找到,杜仁杰的书信之所以入选,则是因为他的书信见于《金文最》(此外,窦默的书信亦见于《金文最》,可由于《金文最》采用了窦默的另一个名字窦杰,《全元文》的编者竟然误把二者当作两个人而不予收录)。
  至于单篇文章漏收者,更是不少。像本文前面屡次谈到的《金文最》,《全元文》的编者虽然注意到该书,但仍然有遗漏。除了前面谈到的漏收作者外,《全元文》已收入作者而漏收其文章的,还有一些。像《金文最》卷四五有麻革《重修证类本草序》,《全元文》第二册麻革篇目漏收;《金文最》卷四五有刘祁《太古集序》,《全元文》第二册刘祁篇目漏收;《金文最》卷四五有窦杰《流注八穴序》,卷五四有同氏《与吕子谦郎中书》、《与游宣府子明书》,《全元文》第二册窦默篇目漏收等。由于《中州启札》与《金文最》为国内常见之书,这里就不再一一引录原文了。
  除了漏收文章之外,还有的文章似嫌重复,这里也顺便提一下。《全元文》第二册世祖篇目下收录了两份《中统建元诏》,其中,第一份诏书采自《大元圣政国朝典章》与《元史》,第二份诏书采自《新元史》。这两份诏书其实是一回事,之所以二者内容有所出入,乃是因为《新元史》的作者柯劭忞在收录这篇诏书时,将诏书与诏书后面所附条画杂糅在一起。元代的圣旨,其实有许多后面都附有条画,日本学者植松正曾撰有《元代条画考》(连载于《香川大学教育学部研究报告》第1部45-51、58),专门对此进行辑录。如果《全元文》的编者在收录诏书时,亦想收录其后所附条画的话,应该参考该文。

                                   四

  再次是选用版本不当。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程钜夫《雪楼集》。《雪楼集》是元代一部重要文集,作者程钜夫(1249-1318年),原名文海,因避武宗海山讳,以字行,在元代曾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他的文集最初由其子大本所编,门人揭傒斯校正,凡四十五卷。至正十八年(1358年)重订为三十卷,凡文二十五卷,诗、乐府五卷。现在我们最常见且最好的本子为阳湖陶氏复刻洪武本,题为《楚国文宪公雪楼程先生文集》,这个本子国内曾影印出版过,台湾出版社《元人文集珍本汇刊本》亦予以收录。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全元文》的编纂者竟然放弃这个本子不用,在《全元文》第一六册选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而以前者为校本。大家知道,清人在编《四库全书》时,有关元代的人名与地名,都经过四库馆臣的大量窜改,难以卒读,为我们今天的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研究元史的人都遵守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是能够找到原来的版本,一般都尽量避免选用《四库全书》本,《全元文》编者恰好触犯了这个忌讳。
  此外,姚燧《牧庵集》,《全元文》第九册以目前常见的《四部丛刊》本为工作底本,校以北京图书馆所藏清抄本,参校《丛书集成初编》本。《全元文》的编者之所以考虑用《四部丛刊》本为底本,大概是因为此版本所收姚燧文章最全的缘故。但《四部丛刊》本出自清武英殿聚珍版,其中的人名、地名等也有大量篡改。虽然元刻本现在我们已经见不到了,但我们仍然可以根据其它材料对元刻本《牧庵集》进行部分还原。像北京图书馆馆藏明人刘昌所辑《牧庵集》抄本(即前面所提清抄本),以及《天下同文集》、《国朝文类》、《中州名贤文表》等收录的姚燧文章等。如果把这些文章搜集起来,去同存异,再用《四部丛刊》本进行补充,应该比现在仅用《四部丛刊》本为底本更为理想些。反之,如果坚持要用《四部丛刊》本为底本的话,也应该在被窜改的人名、地名下,核对未窜改的相应文献,加以注释。虽然这样做显得有些罗嗦,但却方便了读者,提高了使用效率。
  其它版本选用不当的还有一些,像《大元圣政国朝典章》用的是清光绪三四年刻本,没有用台北故宫博物院影印元刻本(第二册世祖文);《历代名臣奏议》用的是《四库全书》本,没有用明刻本(第二册李冶文)等等,此不赘叙。



  最后是失校与标点错误。
  有关这方面出现的问题很多,不胜枚举,大都是由于整理者对元代历史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所造成的。笔者翻检《全元文》第九册所收姚燧文章,即发现失校与标点不正确者达上百处之多,以下为这方面的例子。
  《紫阳先生文集序》:“既俾弟之子元桢嗣其职。世祖以王教起为京兆宣抚司参议,年七十。其岁乙卯,卒乾州。”(391页)按,杨奂辞职让给犹子杨元桢,与受忽必烈召请入陕西,均是壬子年(1252年)前后之事,时杨奂年六十七岁。到乙卯年(1255年)杨奂去世时,才享年七十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