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简评葛兆光先生《中国思
最新热门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写法漫议

时间:2009-7-24 13:54:35  来源:不详
这除了说明自己的专著脱胎于讲稿以外,究竟又能说明什么呢?再者,按照常规,篇幅较长的著作一般都要分章列节,可是,葛兆光却声称章节妨碍思想的连续性,认为:“当思想史的结构被写作中的思想史安排为若干章节时,前一‘思想史’即真正存在于历史中的思想的历史就被隐没,而代之以后一《思想史》即写作者理解视野中的思想的历史,于是,章节就把历史切割开来,连续性在这些章节中消失了,而思想就被思想史家分块包装起来供读者任意采撷和阅读。”(第一卷第57页)在这里,葛兆光对章节表现出了一种非理性的恐惧,不过他的著作同样也分了章节,只是较为侧重专题而已。这种侧重专题的做法其实并不新鲜。胡适、冯友兰的两部中国哲学史中,就包括许多专题论述,并不都是按人分章的。葛书批评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的写作范式,可是,侯的《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9]就基本上是按专题撰述的,只要把此书的目录与葛书第一卷前几章的目录对照一下,就可以看出两者在专题形式上的相似之处。而且,侯在思想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把思想史建立在社会史基础上,在揭示思想与社会的关联方面,正是后学者如葛兆光等辈的前驱。它如以人类学方法研究中国历史,亦有可循之例,如李济、张光直等对上古史的研究,就运用了人类学方法。葛兆光对此应该非常了解,可是,他在谈到人类学对上古的理解时,却偏偏只提及不熟悉中国历史的欧洲人类学家的研究,并且由此引出一个石破天惊的问题:“需要追问的是:第一,欧洲的人类学家真正考虑和了解了中国上古的世界图景吗?……至少我们相信中国的上古思想世界并不是世界其它地区早期思想的复制品”(第一卷第83页),似乎有哪个欧洲人类学家真的把中国的上古思想世界当成了世界其它地区早期思想的复制品似的。这种说法,说到底不过是虚设了一个低能的假想敌,以显得自己的平庸识见的高明而已。
  葛兆光对中国思想史研究传统和撰述经验的忽视,不但体现在他对著作体例和研究方法的理解上,而且也体现在他所说的写作形式上。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思想史著作,都包括考证、述学、评价三个方面。其中,史料考证是第一步的工作,按照胡适的说法,“哲学史最重学说的真相,先后的次序和沿革的线索。若把那些不可靠的材料信为真书,必致(一)失了各家学说的真相;(二)乱了学说先后的次序;(三)乱了学派相承的系统。”[10]所以,凡是严肃的史家,都莫不重视史料的考证。可是,葛兆光却认为,“《思想史》在形式上可以有三种写法,……第一种是‘确立事实’……;第二种是‘真理评价’……;第三种是‘追踪旅行’,……”(第一卷第52—53页),把考、述、评三要素人为地割裂开来,试图撇开考证和评价,以所谓“追踪旅行”的方式[11]撰写思想史,却“自信可以重建古代思想史的思路”,这只能说是一种异想天开的想法。要知道,“学术之所争,只有是非真伪之别耳”[12],不“确立事实”,不进行“真理评价”,光是去搞什么“追踪旅行”,最多也只能对思想史获得一些浮光掠影的印象而已,又谈何“重建思想史的连续性”呢?况且,文献考订,著作系年,本来就是治史的基本功。今人没有过硬的考据功夫,在考证方面需要藏拙,在写法上需要避开考证以扬长避短或避重就轻,这都可以理解。但是,如葛兆光所说:“过去那种一定要把某种思想的发明权按照著作人分配,著作人一定要按时代先后列入章节的写法,常常为了著作者的真伪和先后,耗去相当大的精力,而且很可能把蔓延几代的思想皴染过程算在了一个人的身上。”(第一卷第60页)“在我写的这部中国思想史中,我按照我的理解寻找思想史的连续性脉络。在这部书中,没有按照人来设立章节,……也没有特别精确地把某种思想或某种说法算在某个思想家的年代,可能年代尺度是比较宽泛甚至宽大的,我总是只在比较长的时间段中描述着思想史的流程。”(第一卷第65页)一部以“个人性”相标榜的思想史著作居然可以忽视前人思想的“发明权”,从模糊的印象中重建思想史的连续性,而这种不重考据的随意性的写法,居然可以与法国年鉴学派的长时段理论相契合,这只能说是一种以短为长的奇思异想而已。
  葛兆光不但忽视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传统和撰述经验,而且对于前人的重要研究成果也缺乏应有的重视。虽然葛书正文脚注颇多,引证颇丰,书后的“主要徵引书目”中又列了数百种文献,同时还做了“主要人名索引”,在形式上显得很符合学术规范,也很有文献基础,但是,对于一些关键性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作者却表现得相当轻忽甚至无视。例如:商周之际及商周两代的文化异同,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近世史家中,王国维、郭沫若、邹衡、许倬云等持“迥异说”,徐中舒、严一萍、张光直等持“微殊说”,两说并立,相持不下,至今未有定论。[13]此乃学术史常识,葛兆光自然也应该知道。可是他在论述这个问题的时候,却把前一种观点当作学界的定论或成见,而把后一种观点当作自己的另一种“根深蒂固的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