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转动世界——探寻世
心忧天下,魂系史学——
《明儒学案》缘何不为李
钱穆的历史本体“心性论
义理、考据与辞章之辨—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基本体系的构建与具体内
最新热门    
 
说达——以魏晋士风问题为中心

时间:2009-7-24 13:54:53  来源:不详
裕“虽不博学,论难甚精”。看来不深研学问,乃是东晋名士的特点。

七、达与胸中垒块

  《晋书》卷94《隐逸·戴逵传》:

  性高洁,常以礼度自处,深以放达为非道,乃著论曰:若元康之人,可谓好循迹而不求其本。故有捐本循末之弊,舍实逐声之行。是犹美西施而学其颦眉,慕有道而折其巾角。所以为慕者,非其所以为美,徒贵貌似而已矣。夫紫之乱朱,以其似朱也。故乡愿似中和,所以乱德,放者似达,所以乱道。然竹林之为放,有疾而为颦者也,元康之为放,无德而折巾者也,可无察乎。

戴逵对竹林和元康名士的放达作了区别,他对竹林名士持理解之同情,认为竹林名士的放达,是有根据(“有疾而为颦”)的达,有德的达,真正的达;元康的放达,则是捐本循末的作达,是无德折巾、无病呻吟的效颦之达,似达而非达。《世说新语·任诞》:

  王孝伯问王大:“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刘孝标注云:

  言阮皆同相如,而饮酒异耳。

阮籍“胸中垒块”,既经鲁迅先生揭示[4](P192-196),人所熟知,那就是竹林名士所感受到的时代环境即来自于政治权力的高压,使他们不得不从老庄之学中寻找精神家园,寻找安身立命之所,但如鲁迅所说,他们内心仍对正统的礼教十分固执,因而心中充满着矛盾、痛苦和彷徨。我们只要从《世说新语·棲逸》“阮步兵啸”条刘注引《魏氏春秋》所载“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就可推知在他放达通脱的行为背后的穷途末路心态。竹林名士和元康名士,以及江左名士,皆有杯中之好,王忱所言司马相如与阮籍的饮酒之异,也正是竹林阮籍诸贤与胡毋辅之、王恭(字孝伯)一辈的饮酒之异。后者继承了前者的饮酒,但其心中却既没有须酒浇释的“垒块”,也缺乏须酒激发的“才情”,更没有须酒表现的“玄心”。所以王恭才会认为名士只须“痛饮酒”,而“不必须奇才”。

八、后论——魏晋时期达的内涵及其表现之变化、影响

  行文至此,本节前面提出的问题,即阮籍心目中“达”的本义,他何以为达,以及何以不许子侄“作达”,应该大体明了。竹林名士基于道家思想特别是庄周思想的“达”,重在真率、淳至、自然而然,是“玄心”的自然流露,才情的自然表现,也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世说新语·任诞》王浑“欲作达”,《晋书·王浑传》作“慕通达”, “达”而须“作”、“慕”,即是“不达”,从而有违“达”的自然本意,而假放达“以利纵恣”,更是无德折巾,东施效颦,是对达的歪曲。上引《世说新语》德行篇及注引王隐《晋书》,称王澄、胡毋辅之等人“皆以放任为达”,以至裸体,“祖述于籍,谓得大道之本”,“甚者名之为通,次之名之为达”,均明显地含有王澄等人自以为“达”之意。《世说新语·任诞》“王大叹言三日不饮酒”条刘注引《晋安帝纪》,称王忱“少慕达,好酒”;同书《赏誉》“王丞相云刁玄亮之察察”条刘注引邓粲《晋纪》称:“初,咸和中,贵游子弟能谈嘲者,慕王平子、谢幼舆等为达”;《晋书》本传称毕卓“少希放达”;《世说新语》雅量、任诞篇称王子猷“欲为傲达”;都表明元康以后名士之“达”,皆有“作”、“慕”、“希”、“欲”即形式上摹仿的成分,虽放达不拘礼法一同竹林名士,但达的内涵及其表现,业已发生变化。这从上引《庄子·齐物论》郭象注和《列子·杨朱篇》张湛注中对“达人”的不同解释:一个是通达物理、因仍自然从而无所拘滞的达人,一个是鉴于万物无常、人生短暂因而主张纵欲行乐的达人,即可知魏晋时期“达”的含义及其表现的变化之迹。
  前文提到,阮籍一直被视为魏晋放达士风的始作俑者,这是不错的。不过,如果以东汉戴良、向栩、袁闳(俱见《后汉书》本传)等人的事迹,比对阮籍、嵇康等人的言行,相似之处一目了然。《抱朴子》“汉过”、“正郭”、“疾谬”、“刺骄”诸篇,虽然主要说的是“汉末”,以“托古刺今,借题发挥”,对作者所处时代即两晋之际士风进行抨击。但两晋放达之风,其渊源也确实可以追溯到汉末,故上引《抱朴子外篇·刺骄》在追溯晋代“傲俗自放”士风的根源时,就特别将东汉的戴叔鸾(戴良)与阮嗣宗(阮籍)并举。二者之间当然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在出现背景及指导思想方面,限于本文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