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
“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
“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
“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
“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
从家谱看炎黄子孙的寻根
生产函数与农史研究——
* 象征腐化堕落 有辱我
炎黄子孙称谓的由来
最新热门    
 
“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究(36-40)

时间:2009-7-24 13:55:00  来源:不详
求索(陆思贤先生亦认为大汶口M75陶背壶之鸟柱图案应是臯或皋的原始字。参见陆思贤、李迪著《天文考古通论》60页,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说文解字》谓:“皋,气臯白之进也,从  从白。礼祝曰臯,登謌曰奏,故臯奏毕白  。《周礼》曰:诏来,鼓臯舞臯,告之也。”陆思贤先生认为“所谓‘气臯白之进也’,是天将临明,东方泛起了白色,预示着太阳快要升起了。又云‘从  从白’者,‘   ’正象立杆上有鸟羽鸟尾,则'白'取义于太阳圆面,皓日当空,天下大白"(陆思贤、李迪著《天文考古通论》60页)。陆先生释"气臯白之进也",聊备一说。但笔者认为"气臯白之进也"亦可作另一种解释。尤其"白取义于太阳圆面"不甚妥当。《说文》"气臯白之进也"、《周礼》"鼓臯舞臯,告之也"与天文历法、气象有关当无疑问。"皋"之义重点落在"气白之进"亦应无疑。所谓"气白之进"可以理解为一天之晨时(如陆先生那样),也可以理解为一年之春、夏开始。据《周礼》"诏来,鼓臯舞臯,告之也","气白之进"当以后一种取义为妥,即春天到来,国君颁布新历或新年春播开始,国人鼓之舞之,天下同乐(日出则与"诏"、"告"无关)。其实,从"气"字的角度看,也应是指一年之气而不当为"一日之气",古人重前者远胜于后者,一年中"气"之变化远胜于一日之"气","气"之概念的形成应源于前者而不是后者。如此说不错,则"气臯白之进"当指冬去春来、一年之始。皋字从  从白,即  与  同。《说文》:“  ,进趣也,从大从十,大十犹兼十人也,凡  之属皆从  ,读若滔。”故“皋”字取义当从"白"去求索(皋即气白或白)。《说文》:"白,此亦自字也。"又云:"自,鼻也,象鼻形。"不知所云或牵强附会:白怎么与鼻相关呢?甲骨文"白"字作"  "形,中间是个三角形,外围形如火苗或光环,故"白"字的本义与太阳无关。甲骨文"白"字可释作火苗之形及其光芒(古代黑夜因有火,故白),故"气臯白之进"与太阳并无直接关系或内在联系。从天文历法的角度看,"气臯白之进"与火历(以春分为年首,此时即"气臯白之进" )相合,而与太阳历(以夏至、冬至为年首、年节)不合。结合前述大汶口文化之特征及少皋神话和传说看,笔者认为"皋"之本义正应是象征火历及大火崇拜,大汶口M75陶背壶鸟柱图形鸟纹之圆点表示大火心宿二而不是太阳(假设此鸟柱图形释为"皋"成立)。甲骨文"白"字中间作三角形很可能寓含心宿三星之意,同于史前时代象征心宿之三角纹。而少皋为白帝除了五行配五色之牵合外,似也有另一种更内在的渊源,即“白”与大火崇拜、与火历有关(和士华《纳西古籍中的星球、历法、黑白大战》,民族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反观《说文》释白为自,则当是因二字小篆形近之故,故释“白”为“自”乃错释。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泰山南北地区的大汶口文化有崇拜北斗和心宿三星的信仰,而无崇拜太阳的明确证据,大汶口文化中的鸟崇拜现象与崇拜心宿三星有关而不是"负日"之乌,考古材料分析所得认识正与文献资料、神话传说和文字学证据吻合。大汶口墓地M75陶背壶之鸟柱图或释为立杆测影与心宿崇拜内涵表达之复合,但此图以及大汶口文化相关材料研究表明,大汶口文化之“少皋”部崇拜的对象为心宿三星,太阳、立杆测影不占据其精神信仰上的重要地位,这与大汶口文化迄今未发现十月太阳历历数器物相吻合。这也是大汶口文化与仰韶文化的重要区别之一。以下我们对大汶口文化发现的多人二次葬作一些说明。
  大汶口文化的多人二次葬主要发现于兖州的王因墓地。该墓地遗存主要属大汶口文化早期(年代约前4100-前3500年),其底层有少量北辛文化。据报道,这里"有30来座仰身直肢的合葬墓,少则2人,多则5人,多数为同性合葬,还有近百座二次葬墓和近40座'迁出墓'。二次葬墓中既有单人的,也有多人的,后者少则2人,最多的24人,遗骨分排或分层安葬,同一个体的遗骨往往按一定方式放置一堆,这类墓中死者亦多为同性,一般无随葬品"。考古学家说:"同性合葬及多人二次合葬是王因墓地的突出特点,一般认为,这种葬俗反映着氏族成员间血缘纽带还相当牢固"(《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541页)。迄今为止,在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中仅发现这样一处典型的多人二次葬墓地,据此而言"反映着氏族成员间血缘纽带还相当牢固",笔者认为此说仍然依据不足,没有说服力。王因墓地与半坡类型的多人二次葬有一个区别,即它主要为同性合葬,且发现为数不少的迁出墓,从这个角度看,王因的多人二次葬可能与血缘纽带关系、亲族团聚有关。但与此同时,王因的多人二次葬也可能与战争有关:在兖州王因北方的大汶口、南方的北辛两遗址均发现后岗一期文化层(张忠培、乔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