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陈季同生平史事考

时间:2009-7-24 13:55:15  来源:不详
且在此期间,陈季同与蒙弟翁的十八篇文章“中国和中国人”在《两个世界》杂志上连载,对于法国民众了解中国,理解并同情中国人的习俗起了很大的作用,从舆论上创造了有利于和平解决中法越南问题的氛围,起到了促进和平的作用。
  综观陈季同与中法战争的关系,可以看到这位年轻的外交官积极地参与了中法之间的外交谈判,并尽自己的努力为和议的签署做出贡献。同时,陈也一直在为了国家利益而工作,他所搜集的各类军事、政治情报对于李鸿章及总署决策产生了直接影响。陈在其工作中并无失职行为,更谈不上误国。

二、 两部书的著作权

  中法越南战争期间,陈季同忙于外交事务,前文已详述。而同时期的法国著名杂志《两个世界》连载署名Tcheng-Ki-Tong的十八篇文章《中国和中国人》,在法国政界及文化界产生了很大反响。但在六年以后,曾经是陈季同的老师和朋友的蒙弟翁向世人宣布,署名Tcheng-Ki-Tong的两部著作《中国人自画像》[35]和《中国人的戏剧》[36]全部出于自己笔下,他要收回两本书的著作权,声明陈季同“没写一个字,甚至陈的名字都是我写的”[37]。陈季同起而辩驳,双方在报刊上展开论战。对于研究者来说,此事关涉署名陈季同的两部重要作品的著作权问题,有必要详细探究。

    1、蒙弟翁与陈季同的早期关系。

  蒙弟翁(1849—1894)全名是Adalbert-Henri Foucault de Mondion ,生于法国沿海小城彭城(Pons),少年好学并受良好教育。他20岁的时候,有机会成为比利时王子什迈(Chimay)家的家庭教师。在以后近10年的时间里,蒙弟翁一直尽力辅导什迈的孩子,赢得了其家人的尊敬。当1877年陈季同随中国教育使团来法后,蒙弟翁才与中国人结识,不久成为陈季同和马建忠的法文教师。在中法战争期间,蒙弟翁利用与中国使馆的关系,为法方提供情报。后又积极参与德国、比利时两国的政治活动。他是一个律师、记者兼政治评论家,为报刊写过一些时事评论,针对德法关系、法中关系以及一些政治事件发表过不少激烈的看法。他还出版过至少三种著作,也都是谈论时事政治,或臧否人物,或反驳论敌,颇具战斗性。蒙弟翁晚年失意,潦倒落魄而死。他死后,《费加罗报》以“爱国者”、“间谍”评之[38]。
  陈季同与蒙弟翁的结识应不晚于1878年。是年六月,陈偕蒙弟翁陪同郭嵩焘游巴黎矿务学院(Ecole de mine),陈称蒙弟翁为“肄业师”[39],但后者在其《北圻的真相》一书前言中对此加以否认。蒙弟翁说:“他(指陈季同)冒充是我的学生”,又说“我确实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中国官员的老师,但这个中国官员不叫陈季同;而是他的一位名叫马建忠的同胞”[40]。蒙氏在书中对马建忠的才智极为赞许,称其为在欧洲的中国人中“最聪明、最有教养的一位”。但陈季同在郭嵩焘面前并无冒充蒙氏弟子的必要,而且以马建忠和陈季同二人在使馆相似的身份和同习“公法律例”的经历,蒙弟翁辅导二人法文及拉丁文的可能性很大[41]。实际上,当时法国舆论亦将二人当作蒙氏弟子[42]。蒙弟翁由于教导陈、马二人颇有成绩,于1880年曾被清政府赏以“四品军功并三钱重錾金赏牌”,李鸿章在奏章中也称蒙氏为“法国律例师前教习肄业随员” [43]。可见,1880年,蒙弟翁已在留学肄业局任随员。潘若斯(René de Pont-Jest)并认为蒙氏后被陈季同聘为“使馆文案”,协助驻德使臣李凤苞处理往来法文文件。
  由于在使馆工作,蒙弟翁可以接触到中、法、德三国间的不少外交情报。他充分利用了手中掌握的材料,出版了两本着作。第一本名为《一个清朝官员的日记——中国书简及未公开的外交文献集》[44],原书曾在报纸上刊载过,初版于1887年,内容涉及大量有关中国留学肄业团及驻德使馆的资料,更有一些中法战争期间的秘密信函、文件等。此书出版时未署作者真实姓名,而以“一个天朝官员”为笔名。另一本书名为《北圻的真相》[45],初版于1889年,蒙弟翁署了真名。书中披露了中法越南纠纷期间欧洲外交界(法、德、中)的一些内幕,抨击法政府的外交政策,尤以攻击茹费理为目的。书中对于中法间的外交谈判以及德国在其间发挥的影响有较详细的评述。作者并曾引用一些私人信件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其中有数封陈季同的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