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读张荫麟《东汉前中国史
汉魏六朝文学中所见的西
魏晋南北朝的盗墓之风与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中少
北魏北齐“职人”初探─
魏晋政局与皇甫谧之废疾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
最新热门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职业教徒的阶层分析

时间:2009-7-24 13:55:22  来源:不详
安在入寺之初,“驱役田舍,至于三年,执勤就劳,曾无怨色。”[27]这样招纳孤寡的行为就成了一种高效的投资,使得寺院的财富有进一步的增加。
  时至南北朝时期,佛教寺院获得了经济上的种种特权,据《广弘明集》卷二四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云,凡僧尼“寸绢不输官库,升米不进公仓。”“家休大小之调,门停强弱之丁,入出随心,往还自在。”而且,寺院聚敛所得的财富渐渐转化为土地资本和商业、高利贷资本,庄院经济开始确立,佛寺成为拥有巨大经济实力的经济实体。这造成了佛教僧侣阶级构成的巨大改变,农民开始成为僧侣的主体。《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载,北魏末年,很多编户为了躲避调役,纷纷出家。“正光以后,天下多虞,王役尤甚,于是所在编户,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这一时期,僧尼的人数有了迅猛的发展。刘的僧尼数为36000,南齐为32500,梁为82700,陈为32000,北魏达到200000,北齐为300000,如此大量的僧尼,其中大部分显然是逃避赋税和徭役的农民,这在《高僧传》中也可看出端倪。这一时期的高僧中,有很多明确记载其出身农民甚至奴隶,有的甚至举家出家。如释法晤,“齐人,家以田桑为业……晤年五十丧妻,举家郁然慕道,父子七人,悉共出家。”[28]释慧安,“未详何许人,少经被虏,属荆州人为奴,执役勤紧,主甚爱之。”[29]另外,寺院接纳孤儿这种情形则并没有改变,如释法显,“十岁遭父忧,……倾之,母丧”[30]。释僧覆:“少孤,为下人所养”[31]。释僧镜,“姓焦,本陇西人,迁居吴地。……家贫母亡……服毕出家”[32]。释僧彻:“姓王,太原晋阳人。少孤,兄弟二人寓居襄阳”[33]。释法期,“姓向,蜀郡陴人,早丧二亲,事兄如父。十四出家。”[34]释玄畅,“姓赵,河西金城人也,少时家门为胡虏所灭,祸将及畅,虏帅见畅而止之曰:‘此儿目光外射,非凡童也。’遂获免,仍往凉州出家。”[35]释道汪,“姓潘,长乐人,幼随叔在京,年十三投庐山远公出家。”[36]释法献,“姓徐,西海延水人。先随舅至梁州,乃出家。”[37]因此,僧侣阶层的出身较之两晋时期有所下降。
  不过,那么多的僧侣当中,也有一些祖先或父辈为贵族的,如释僧远,“姓皇,勃海重合人,其先北地皇甫氏,避难海隅,故去‘甫’存‘皇’焉。”[38]竺道生,“本姓魏,钜鹿人,寓居彭城,家世仕族。父为广戚令,乡里称为善人。”[39]释僧渊,“本姓赵,颍川人。魏司空俨之后也”[40]。释法安,“姓毕,东平人。魏司隶校尉轨之后也。”释慧球,“本姓马氏,扶风郡人,世为冠族。年十六出家。”[41]释宝亮,“本姓徐氏,其先东莞胄族,晋败,避地于东莱弦县。亮年十二出家,师青州道明法师。”[42]释法通,“本姓褚氏,河南阳翟人,晋安东将军扬州都督  之八世孙也家世衣冠,礼义相袭。……年十一出家”[43]。释僧审,“姓王,太原祁人,晋骠骑沈之后也”[44]。释智称,“姓裴,本河东闻喜人,魏冀州刺史徽之后也”[45]。释慧弥,“姓杨,弘农华阴人,汉太尉震之后裔也。年十六出家。”[46]释道敬,“本琅琊胄族,晋右将军王羲之曾孙,避世出家。”[47]而这又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第一类,祖上为高门而魏晋以后衰微的。如弘农杨氏、扶风马氏均为汉时著名大族,但至魏晋已经衰微,政治影响和社会地位都称不上一流士族,至梁时能否享受贵族特权已不得而知。赵俨虽为曹魏功臣,与辛毗、陈群、杜袭齐名,人称“辛、陈、杜、赵”,曹芳时官至司空。但赵俨先以议郎为曹仁参军事,正始以后老疾求还,显然为魏朝忠臣而与晋主不睦,其氏族在晋朝以后即湮没无闻。毕轨为曹爽死党,高平陵之变后,被司马懿诛三族,释法安当是偶尔漏网的毕氏的子孙,在晋朝没有入仕的条件,当然也丧失了贵族特权。另一类在本地为高门,因迁居而丧失了原有的社会地位。皇甫氏为北地大族,但避难海隅后需要改名,显然已经丧失了原有的社会地位。竺道生虽说世为士族,但其原居地为钜鹿,从其父亲的职位和侨居地彭城来看,在晋朝最多也是次等士族,而且南迁较晚,在东晋南朝也无特殊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这些贵族的出家同样不能排除是经济原因。第三类是真正的高门。琅琊王氏、太原王氏、河东裴氏、河南褚氏在东晋属一流士族,这类士族的出家当有信仰或政治上的原因。太原王氏的出家就可能与家族在东晋末年的政治性灾难有关。
  如上所述我们可能看到,因为经济原因而成为职业教士,这在世界宗教史上似较为特殊,但中国佛教史上,却是一个最普遍的出家动因,这显然与中国佛教的宗教制度、统治者的宗教政策等密切相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