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读张荫麟《东汉前中国史
汉魏六朝文学中所见的西
魏晋南北朝的盗墓之风与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中少
北魏北齐“职人”初探─
魏晋政局与皇甫谧之废疾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
最新热门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职业教徒的阶层分析

时间:2009-7-24 13:55:22  来源:不详
山之阳,永置其所,给户五十,以供斋祀之用,可招诸州隐士九十人。这也就是说,崇虚寺从此年之后,可以固定有五十户的租税收入,有九十人可以免除徭役,这就基本保证了寺观日常生活的维持。
  随着宗教组织的这一转变,职业道士的身份也开始转变。因为道观同时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它需要廉价甚至无偿的劳动力。对于平民来说,成为职业道士可以逃避税役,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同时又有成为高等僧侣的可能,所以,平民成为职业道士的人数大为增加。另外,由于这一时期,道教的圣俗区别转严,虽无须如佛教那样断发剃度吃素,但职业道士需要不事婚宦,这一点,也给贵族官僚成为职业道士带来了困难。楼观道是北方宫观制度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教派,它的成员就有与佛教相接近的趋势。这首先表现于教徒入道的低龄化。据《仙鉴》卷三十载:“道士梁谌者,字考成,京兆扶风人也。……大魏元帝咸熙初(此处有误),事郑法师于楼观,时年十七。”“道士孙彻者,字仲宣,不知何许人。……前赵初光(应作光初,318-330)中师事王先生,方十八岁。”“道士王延,字子元,扶风人也,才九岁,好道,西魏孝文帝大统三年(538)丁巳入道,师正懿先生陈宝炽,至十八肄业于楼观。”“道士李顺兴,京兆人,……年十一,与道士籍。”“法师严达,字道通,扶风人也……后魏明帝永兴(409-413)中入道,年始二十。”“道士张法乐者,南阳人……才及成童之年,托迹楼观。”在师徒制这种组织中,在十一岁到二十岁这段时间,要成为职业道士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最多作为信徒而存在。其次,我们上文说到,职业教徒的低龄化说明他们对于宗教的选择不是信仰上的原因,更多的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在楼观道的道士中,几乎没有一个是官吏出身,也没有出身于高门士族的记载。而在南方,宫观制度较为完备的衡岳,其中的道士同样没有官吏和高门士族出身的记载。这充分说明,职业教徒阶级身份已经有所变化。
  但是,道教的寺院经济远远没有佛教完善,实力也远不及佛教雄厚。这第一体现在宫观占有土地的数量远没有佛教寺院多,第二是道教宫观尚未形成多样化的经济活动,如商业和借贷业就远不如佛教发达。另外,统治者的政策对佛教似乎更为优厚。比方说,道教宫观中享受免除调役特权有人数上的限制,而对于佛教来说,政策宽松时只要剃度入教籍就能享受此类特权,所以,大量农民所投靠的基本上还是佛教,在魏晋南北朝的道教教士中,出身农民的很少见之于记载。

   从以上分析可知,影响职业教徒的阶级构成的因素虽说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宗教的组织制度,其次是统治者的宗教政策,而宗教教义只是一个极为微弱的因素。佛教僧侣的出身普遍较为贫困,文化程度也普遍较为低下,尽管入教后的教育能够提高部分天资聪颖的僧侣的文化教养程度,比如道安、慧远等,但这毕竟是少数。大部分职业僧侣依然属于低文化或无文化层次,信徒就更是如此,这就决定了佛教的弘教方式不可能一味地采取宣传、研讨教理教义的方式,更多的需要依靠神话和神异事迹来建立信仰,然后依靠一系列的仪式行为来巩固信仰。在这一系列的宗教行为中,信仰占据着中心地位。

[1]托马斯·F·奥载等著、刘润忠等译《宗教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115页。
[2]这17位僧人分别是摄摩腾、竺法兰、安清、支娄迦谶、竺佛朔、安玄、严佛调、支曜、康巨、康孟祥、昙柯迦罗、康僧铠、昙帝、帛延、康僧会、支谦、维祇难。其中支曜、康巨、康孟祥、帛延不详国籍。严佛调为汉人出家者。
[3]汉朝时虽有汉人不得出家之禁,然执行并不严格,上引严佛调即是汉人出家之例。
[4]所谓士族,我们采取毛汉光的两条标准:1,累官三世以上者;2、三世之中有两世为官五品以上者。(见《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140-144页,台湾联经公司1988年)。许理和举出了11名似乎属于士大夫家庭的僧人,他们分别是帛远、帛法祚、竺潜、释道宝、昙戒、僧略(应作僧(契—大+石),许书此处正文及注文均有误)、竺法雅、支遁、道安、慧远、慧持。道安、慧远可能出身士大夫家庭,但肯定是寒族。在六朝门第社会中,同为士大夫,阶层差异可以相当大,所获特权也相隔悬殊。所以,我觉得用士大夫这个概念来作为分层标准是有缺陷的。
[5]《高僧传》卷四本传,156页。
[6]《高僧传》卷四《竺法崇传》,171页。
[7]《高僧传》卷六本传,239页。
[8]《高僧传》卷一〈帛远传〉,38页。卫士度是优婆塞,但译过经,可以算是半职业教徒。
[9]《高僧传》卷四本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