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曹丕在王粲墓前学驴叫
曹丕在王粲墓前学驴叫
最新热门    
 
王粲典定朝仪与其家世学术背景考述

时间:2009-7-24 13:55:24  来源:不详
乐志》一载:

  文帝黄初二年,改汉《巴渝舞》曰《昭武舞》,改宗庙《安世乐》曰《正世乐》,……其众哥诗,多即前代之旧。唯魏国初建,使王粲改作登哥及《安世》、《巴渝》诗而已。……侍中缪袭又奏:“……自魏国初建,故侍中王粲所作登哥《安世诗》,专以思咏神灵及说神灵鉴享之意。”

按曹魏宫中雅乐之作,始于杜夔,《艺文类聚》卷四一引挚虞《决疑要注》:“汉末丧乱,绝无金石之乐。魏武帝至汉中,得杜夔识旧法,始复设轩悬钟磬,至于今用之。”[40]至建安二十一年七月,魏始设钟簴于文昌殿前[41]。《文选》卷六左思《魏都赋》刘逵注引其铭文曰:“惟魏四年,岁在丙申,龙次大火,五月丙寅,作蕤宾钟,又作无射钟。”[42]。此铭后有人认为乃王粲作[43],按王粲家学渊源,通音律,明钟簴之制,又曾作《蕤宾钟铭》、《无射钟铭》,作此钟簴铭之说,未必无据。由此兼可推知,其造“新诗”的时间,或者是在建安二十年之后。
  金石为众音之首,王粲既晓钟律,又善著文,其造作乐舞歌诗自能够协律被于管弦。从史料看,所谓“王粲等各造新诗”,实际上是在汉代乐府旧辞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曹氏政权的需求,对部分古歌辞加以改作。其所改订者,主要是“登哥”《安世》与《巴渝》之乐。其中“登哥”一般指祭祀时登堂所奏之歌,前人以为特指《太庙颂》[44],其辞在今《王粲集》中可见三章,为祭祀曹氏先祖的宗庙乐章之辞,作于建安十八年,是年曹操为魏公并加九锡,始立宗庙,遂令王粲为颂,以祭祀曹氏先祖。因当时曹操未曾称王,故只称《显庙颂》,后人改称《太庙颂》[45]。至于《安世》之歌,乃是用于朝廷祭祀神灵之乐章,《南齐书》卷一一《乐志》:

  建安十八年,魏国初建,侍中王粲作登歌《安世诗》,说神灵鉴飨之意。

王粲所作,在魏文帝即位后,曾改称《正始乐》。据《宋书·乐志》所载魏明帝时侍中缪袭所上奏章,《安世》本汉时歌名,昔人曾误以为《安世乐》相当于周之《房中之乐》,其内容是歌咏“后妃之德,所以风天下,正夫妇”。然依汉《安世歌》之旧辞“高张四县,神来燕享,嘉荐令仪,永受厥福”,实为“祭祀娱神,登堂哥先祖功德,下堂哥咏燕享”之作,并无歌咏后妃之德风化天下之意。因此魏国建后,王粲作此歌,即依汉代旧辞,“专以思咏神灵及说神灵鉴享之意”。故缪袭建议,“宜依其事以名其乐哥,改《安世哥》曰《享神哥》。”明帝奏可[46]。而王粲《安世》歌辞,在沈约作《宋书》时,已告亡佚[47]。
  《巴渝》为杂武舞乐,汉代有《巴渝舞》四章,《类聚》卷四三引《三巴记》:

  阆中有渝水,賨民锐气喜舞。高祖乐其猛锐,数观其舞,使乐人习之,故名巴渝舞。

又《晋书》卷二二《乐志》言:

  汉高祖自蜀汉将定三秦,阆中范因[48]率賨人以从帝,为前锋。及定秦中,封因为阆中侯,复賨人七姓。其俗喜舞,高祖乐其猛锐,数观其舞,后使乐人习之。阆中有渝水,因其所居,故名曰《巴渝舞》。

《巴渝舞》的具体篇名,《晋书·乐志》谓“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安台本歌曲》、《行辞本歌曲》,总四篇。”《隋书》卷一五《音乐志》下:“《矛俞》、《弩俞》等,盖汉高祖自汉中归,巴、俞之兵,执仗而舞也。” 賨人“天性劲勇”[49],尚武善舞,所谓“《矛俞》”“《弩俞》”等,原本是阵前即兴歌舞,舞者即兵士,手持矛槊弓弩等兵器,且歌且舞,随口所唱之歌辞,亦与矛弩等兵器有关[50]。由于乐调舞姿豪迈雄壮,为汉高祖所喜,以后遂使乐府习之。此舞乐来自西南少数族,音乐和语言上都与中原汉族歌诗有别,故由汉到魏,历数百年之后,朝廷中已很少有人能通晓其句韵音律。史称“其辞既古,莫能晓其句度。魏初,乃使军谋祭酒王粲改创其词。”[51]又称王粲尝就歌曲意问于巴渝帅李管、种玉,“试使歌,听之,以考校歌曲,而为之改为《矛渝新福歌曲》、《弩渝新福歌曲》、《安台新福歌曲》、《行辞新福歌曲》,《行辞》以述魏德”[52]。《白虎通》谓“歌者象德,舞者象功”[53],王粲亦是在当时战乱不绝,崇尚武力的时代背景之下,借用参照《巴渝舞》之旧曲辞而更谱新词,保留其武舞的形式,用于宗庙祭祀,以歌颂统治者之武功武德。《宋书·乐志》称王粲造“魏《俞儿舞歌》四篇,注言“魏国初建所用,后于太祖庙并作之”。《晋书·乐志》谓此四篇之中,只《行辞》“以述魏德”,前人据之,有谓用之郊庙,或不足以形容功德,昭告神明者[54]。此说不知何据,实际上此四篇俞儿舞歌,内容均为歌颂曹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