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陰山高闕與陽山高闕辨析——並論秦始皇萬里長城西段走向以及長城之起源諸問題

时间:2009-7-24 13:55:51  来源:不详

  高闕是戰國漢之際北方長城上的一道重要關口,因關口兩側的山峰狀若門闕而得名。它的位置所在,直接關係到如何確定秦始皇萬里長城西段的走向。由於史籍中的相關記述,相當簡略,學術界對於高闕位置的看,有比較大的出入;而不管論者持何種見解,迄今爲止,都還沒有能夠通暢地解釋這十分有限的歷史記載,並深入分析其歷史因緣。鑒於這種研究現狀,特撰寫本文,以事申說。

一、傳統的主流觀點

  高闕出現在戰國時期,最早它是與趙北邊長城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史記·匈奴列傳》記云:

  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而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騎射,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爲塞,而置雲中、雁門、代郡。[1]

 據此,高闕應在趙武靈王所建長城西端上的某一地點。因而,只要確定這一高闕的位置所在,便可以據之推定趙武靈王長城的基本走向;不過,反過來說,假如能夠確定趙武靈王長城的地域走勢,也可以依據長城的所在地點來推斷高闕的位置。
  學術界一般認爲,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修建“起臨洮至遼東”的萬里長城[2],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利用了戰國燕、趙兩國原有的城垣。所以,高闕的位置與趙武靈王長城的走向,也直接關係到秦始皇萬里長城在這一地段的走向問題。
  北魏時期酈道撰著的《水經注》一書,最早確記錄了高闕的地理位置:

  河水又屈而東流爲北河。漢武帝元朔二年,大將軍衛青,絕梓嶺,梁北河是也。東經高闕南。《史記》趙武靈王既襲胡服,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爲塞。山下有長城。長城之際,連山刺天,其山中斷,兩岸雙闕,峨然雲舉,望若闕焉。即狀表目,故有高闕之名也。自闕北出荒中,闕口有城,跨山結局,謂之高闕戍,自古迄今,常置重捍,以防塞道。漢元朔四年,衛青將十萬人,敗右賢王于高闕,即此處也。[3]

 按照《水經注》的記述,高闕的位置與“北河”緊密相連;同時,酈道元在敍述高闕的地理位置時,還描繪了高闕所依傍的山形地勢。因此,有必要在這裏簡要敍述一下“北河”以及河套附近區域的地理形勢。
  古代所謂“北河”,有廣狹兩種涵義。廣義者系指黃河自寧夏北流至磴口後,折而東流這一整段東西向河道。酈道元在這裏講的則是狹義的“北河”,是指今內蒙古中部的舊黃河“河套”[4]。
  這裏所講的“河套”,源自平原地區河道發育的一種常見現象:即當河道彎曲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往往會在曲流河段凸出部分的兩端之間,沖刷開一條徑直的新河道,在地理學上稱之爲“裁彎取直”。河道“裁彎取直”,生成新的河道之後,原來彎曲的舊河道,有時會與這條徑直的新河道同時並用一段時間,甚至會仍然以原來的彎曲河道爲主幹道,新生的徑直河道爲支汊。以後則逐漸過渡到以新河道爲主河道,而舊河道隨著流量減少漸行湮塞。在舊河道萎縮的過程中,其連接新河道的兩端部分,會最先湮塞,使整個河段與新生的主河道隔絕脫節。這時,殘存的河道水體,便集納水流,成爲湖泊,在地理學上,稱之爲“牛軛湖”。
  戰國秦漢時期,這段黃河正處於裁彎取直之後兩條河道並行的發育階段。由於黃河的正式名稱是“河”或“河水”,當時人稱南面新生成的這條徑直河道爲“南河”,原來的舊河道爲“北河”。由於這條舊河道,相對于新生成的徑直河道,彎曲猶如繩套,所以俗稱“河套”。據譚其驤研究,從秦漢時期起,直到明代後期,在河套地區,一直是以北河爲幹流,以南河爲支叉[5]。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