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日本学人的黄遵宪研究
论日本历史上的三次法律
戊戌前后思想资源的变化
上世纪初叶日本疑古史学
日本近代教育概论及其现
日本宪政的哈耶克哑剧
近代日本海军的崛起
日本历代对外关系
日本的水田考古研究
从唐、日本及新罗典籍中
最新热门    
 
论日本近代的军国主义与儒学

时间:2009-7-24 13:55:56  来源:不详
思想的投机化和功利化倾向以及信仰的随意性和无节操在这一时期就已经表现得十分突出。所谓"转向"是指从原本各自的思想立场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自由主义、国家主义、农本主义等等纷纷转移到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战线上,但很少有人直接以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者自我标榜。因为日本军国主义思想从整体看就缺乏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它本身就是上述各种思想杂交而形成的一种精神怪胎。
血盟团的中心人物井上日召信奉破坏主义,认为破坏与建设乃一体之两面,但在对他公开审判时他自己也承认其破坏或建设"并没有一个有系统的思想。我是超越道理,全以直觉来行动"。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代表北一辉,从1906年自费出版《国体论及纯正社会主义》,到1919年被奉为日本军国主义圣典的《日本改造法案大纲》的出版,典型地展示了社会主义、革命思想等近代思想如何日本化、军国主义化的历程。更有象征意义的是,1933年6月,日本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佐野学和锅山贞亲在狱中发表共同声明"转向"之后,并没有表明自己脱党和提出辞去党的领导职务的声明,而是把自己的"转向"同时视为整个党的"转向"。(10)
第三,是对日本传统思想资源的畸形利用和发展。日本传统的思想资源主要包括国学、神道、本土化的学和儒学。虽然神道与佛教、国学与儒学的关系在历史上一直错综复杂,恩怨难断。但是到近代随着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兴起,它们都不计前嫌,一同趋之若鹜,以至最终成为日本军国主义思想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国学神道精神是"日本精神论"的核心支柱。佛教和儒学则是扶翼"皇运"的得力助手。而"日本精神论"(11)、"天皇制绝对主义"(12)都是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在思想上的重要表现形式。国学神道与军国主义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如前所述的国家主义与军国主义的关系,佛教与军国主义的关系也有论及,(13)这里想着重就日本近代思想史上儒学与军国主义之间的关系展开初步论述。
二、儒学与军国主义的历史联系
日本近代思想史上儒学与军国主义的历史联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儒学与明治政府理念的军国主义化。
有人把民族主义意识作为日本幕末维新时期的思想推动力和现实改革的动机。(14)有人认为明治维新的原动力是儒教。(15)儒学思想中的华夷之辨、族类自固、大义名分等因素本身就含有民族主义的倾向,在幕末西洋来迫、民族危机突显之际,儒学中的这些因素自然被激发弘扬。如前所述,日本的民族主义从一开始便带有极端的性质。明治维新之后欧化思想风靡一时,为了抵制自由民权思想的深化,民族主义思想开始变质,明治政府的指导思想逐渐步入了军国主义之途。1882年1月天皇颁发的《军人敕谕》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军人敕谕》的颁布标志着以儒学理念为核心的传统武士道精神的新发展,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广泛而坚实的思想基础。民俗学家柳田国男曾指出:"明治维新以后,过去只占日本人小数的武士阶级的生活方式成了日本全体国民的理想。"(16)"日本全体国民的武士化,涵盖了明治以后所有日本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17)《军人敕谕》的确具有象征的意义。敕谕的发起人山县有朋和起草者西周都具有深厚的儒学素养,陆军的缔造者山县有朋曾就学于松下村塾,深受吉田松阴思想的感染。西周被誉为"日本近代哲学之父",作为启蒙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家活跃一时,但其思想的根基是植于儒学的沃土中。(18)早在1878年上半年他就在军中连续发表了著名的《兵家德行》的讲演,强调兵家德行除应具备一般的智勇兼备、忠诚仁爱之外,更重视军秩之制,官阶等级之差。为确保军中"忠良易直"之风尚而严格将其与当时社会上风行的"民权家风"、"状师家风"(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利的风气)、"货殖家风"相峻别。同年10月,山县有朋发布了《军人训诫》,其思想精神都体现在后来的《军人敕谕》中。
《军人敕谕》开宗明义,"我国军队世世代代为天皇所统率",此乃日本的"国体"。在强调天皇对军队的绝对统率权,宣布"朕是尔等军人的大帅"的同时,也指出天皇与军人一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